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思维盲点-任何人都会有的思维误区(上) 正文

思维盲点-任何人都会有的思维误区(上)

2024-05-02 05:02:51 来源:攒眉蹙额网 作者:休闲 点击:628次

思维盲点-任何人都会有的思维误区(上)

在日常生活中,盲点最容易使我们产生思维盲点的任何人都因素是惯性思维。惯性思维会使人们按照既定的维误轨迹去思考问题,当我们的区上思维因受限制而无法突破既定轨迹的时候,我们就不能进行思维的盲点拓展创新。这样一来,任何人都哪怕这条轨迹引导的维误是一条不归路,我们的区上思维也会一如既往地走下去。

当然,盲点我们可以用创造性思维来消除这一类思维盲点。任何人都可以帮助人类认识新领域、维误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区上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我们称之为“创造性思维”。盲点人们需要付出艰苦的任何人都脑力劳动,才能突破惯性思维的维误限制,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人们只有怀着一颗好奇心,通过长期的探索、刻苦的钻研,经历各种失败,才能取得一项重要的创新性思维成果。而培养创造性思维也是这样,它不仅要求人们在平时仔细观察事物、积累知识和经验,还要学习全面分析事物的方法,不断磨砺自己的意志以及各方面的素质等。虽然培养创新性思维十分不易,但是一旦我们完全掌握了这种思维方式,就可以大面积地消除思维盲点。

创新性思维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复杂,比如司马光用石头砸破水缸救人,这就是一种创新性思维的体现。想他人之未想,做他人之未做,这是对创新性思维的概括性总结,也是创新性思维的基本方向。

《思维盲点——任何人都会有的思维误区》是威廉·詹姆斯的伟大巨著之一,它以思维的盲点为切入口,阐述了詹姆斯的价值观和真理观。他认为,事物之所以会存在不同的价值,实则是因为这些事物对人类产生的感觉不同,人们只有切身地观察和感受身边的事物,才能与生活的真理更近一步。认识事物需要经历一个反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思维可能也会存在某种反复,这种反复源于我们的思维陷入了一个怪圈,如果无法突破这个怪圈,我们的思维就会出现盲点。思维盲点有哪些危害、如何消除思维盲点等问题是本书讨论的重点。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与伟大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进行思想上的交流,使我们对人类引以为傲的思维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第一章 思维盲点:人类认识中的误区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思考一件事情或一个问题时,思维可能会走入一个怪圈,从而出现思维盲点。思维盲点可能会遮蔽我们所有的感官,使我们无法感受、听取以及接纳其他任何意见。思维盲点常产生于人的无意识状态,在这种无意识的状态中,人会不知不觉掉入一个陷阱。

思维上容易产生盲点的人习惯根据自己的经验、知识以及当前的目的,片面地考虑问题和事情。这是因为,他们受到自己思维定式的影响,看待事物总是只考虑一个方面或一个侧面。除此之外,思维盲点还可能给人带来其他危害,比如使人陷入自己的想法无法自拔、限制人的思维创新等。

1.如何判断事物的价值

如何判断事物的价值是一个十分值得研究的问题。人立于世,必须考虑哪些是自己所需要的,哪些是自己不需要的;哪些是对自己有价值的,哪些是对自己无关紧要的;哪些是对社会有用的,哪些是损害社会的;哪些可以作为我们追求的理想,哪些是人们嗤之以鼻的……而这些都建立在对事物价值的判断之上。对事物的价值进行合理的判断,有助于人们在人生的岔路口做出正确的选择;有助于人们紧抓机遇,与成功更近一步;有助于人们趋利避害,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对我们来说,有些事物的价值较大,有些事物的价值较小。我们总是试图与价值大的事物保持更近的距离,这样一来,我们似乎就能富有更大的价值。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们需要不断地判断、不断地选择以及不断地实现自我价值,而与价值高的事物保持亲近和联系,恰好就能满足我们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

人的自我价值源于人对不同价值事物的判断和联系。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凡是能被利用的事物,我们都会赋予其价值。一般来说,事物的价值分为两类:一类是对人类和社会的价值;另一类是事物本身具有的价值,或者说事物本身对于自然界的价值。但事物的第二类价值依然是为人类服务的,比如我们利用这些对自然界有价值的事物来平衡自然生态,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美好。

我们怎样判断事物的价值呢?实际上,对事物价值的判断都源于人类自身的感觉,我们的感觉使事物的价值逐渐显露,事物的价值不断被发现和挖掘,继而不断得到应用,并在应用中充分地体现出来。简言之,人类是借助自身对事物的感觉对事物进行或大或小的判断的。

对事物价值的判断不能仅仅依靠人的主观思想,还要与人类的情感相联系。通过思想和情感的共同作用,对事物进行合理的判断,让事物的价值得以充分显露,才是判断事物价值的有效途径。例如,一个人在判断一个事物时,需要先在脑海中建立对这个事物的一般思想架构,然后再联系自身的感情需要,对这个事物进行合理的价值判断。如果抛却了自身的情感,丧失了自己的喜好和厌恶,那么人们将很难对一个事物的价值进行评判。这是因为,我们在脑海中很难复现这些事物应用于生活的情景,也无法指出事物所经历的价值和意义。

我们为什么要在这里郑重其事地讨论人类思维的盲点呢?因为我们在以往的生活中深受其害。为了在生活中更加科学地对事物进行价值判断,使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更充分、利用更合理,我们有必要对这一问题展开深入论述。

思维盲点其实就是人类所不知道的地方,而使人感到无知的地方通常是人们对其他生灵的情感认识。我们并不知道其他动物是否存在意识和情感,因此,对于它们的表现有异于人类情感的地方,我们常常茫然无措,这时,我们的无知就充分显露出来了。

我们对人类之外的生灵存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因为我们与它们共同分享了地球,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是拥有同一个家园的家人。因此,人类注重对这些实际生物的认识。对每一个人来说,个人的作用是有限的,比如有些人只能做到认识事物的程度,却不能对事物善加利用;有些人拥有利用各种事物的技巧,却对这些事物的价值没有充分的认识。同样的道理,个人所承担的义务也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对每一件事负责,而只会在现有的圈子内,对与我们紧密联系的事物履行我们应尽的义务。富有责任感的人都会深刻地体会到履行自身义务的重要性,同时,他们也会对产生这些义务所必需的条件感兴趣,因为这对他们来说有重大意义。然而,对自身义务重要性和义务产生条件意义性的体会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隐秘的事情。人们的这种体会很少会直接表现出来,它总是存在于人的内心深处,等待被唤醒。然而,人们真正能体会到其价值和意义以后,人们又会因为同情他人而感到疲劳。

2.相互理解的最大阻碍——思维产生盲点

如果一个人将注意力都集中在内心隐秘的事情上,那么这个人就没有过多的精力去关注内心世界的兴趣。对所有的事物都缺乏兴趣是可怕的。比如,我们常常需要观察陌生的生活方式来调整自己的生活状态,但是由于缺乏对陌生人生活方式的兴趣,我们做出的评判难免有些偏颇,甚至在他人眼中,我们的评判是非常愚蠢的。另外,因为不感兴趣,我们对事物的了解往往只停留在表面,对他人生活状况和思想价值的判定也是这样。过于表面的判定常常加入了我们过多的臆测,因此,这样的判定是脱离现实且没有任何实践根据的。

以我们对狗的认识为例,与其他动物相比,我们与狗的关系可谓异常亲密,并将其视为朋友,甚至是家庭的一分子。我们的生活常常少不了它们的身影,它们与我们形影不离,是我们最忠实的卫士。我们可以友好地与它们相处,也愿意将自己的爱心献给它们,使它们备受宠爱。但是,虽然它们可以与我们友好相处,我们也对它们宠爱有加,但实际上,我们并不真正了解它们,我们无法知道,在狗的世界中,什么才是最具有价值和意义的事情。这样看来,我们对狗的认识是有限的,在某些方面,我们是一无所知的。我们无法理解狗的感情,就像我们无法理解狗在篱笆下找到骨头的喜悦一样;我们无法理解狗的行为,就像我们无法理解狗为什么会在树木和墙角寻找气味和撒尿一样。我们只关心自己的事情,从来就没有注意这些无关紧要的细节,更不曾对这些细节进行深入研究。同样,狗对人类的认识更少,比如它们很难理解人类的文学和艺术,更不会对这些产生兴趣,因为它们对我们也是一无所知。

我们可以做一个这样的自我想象:夕阳西下,整个世界都被黄色晕染,你坐在一张藤椅上,手里捧着一本书,津津有味地读着。这时,你的猎狐犬摇着尾巴,不时抬头望向你。也许你对书中的英雄人物敬佩不已,也许你因英雄们的伟大事迹而深受感动,但是这所有的一切在狗的眼里都是无法理解的。你的猎狐犬也许能对你永远忠诚,永远可以对你满怀友爱之情,但是它却无法理解你,更不能认识你所做的事情,这些都超出了它能认识和理解的范围。也许它会这样思考你所做的事情:为什么我的主人要坐在那里一动不动,还要盯着一件奇怪的事物连续看几个小时?他难道不感到疲累吗?他这时候不是应该带我出去散步吗?为什么他现在有时间,却不愿抚摸着我的头,扔出一根粗细适中的木棍让我捡回来?这样岂不是更有趣?他像雕塑一样坐在那里一动不动,是不是生病了?

从上述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人和狗之间由于出现了思维的盲点,所以才无法做到相互理解。接下来,我们还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人出现思维盲点时的可怕。非洲土著人脱离了现代文明,世代都过着原始的生活,他们的思想虽然更贴近人类生存的实际,但是在认识事物上却存在明显的盲点。这种思维上的盲点让他们在理解事物时从来都是只限于表面。而“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认识的出发点和方向错误,对事物的理解和判断也会跟着出现错误。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一位美国游客前往非洲旅游,准备领略一番原始而自然的非洲生活。在前往非洲一个村子的路上,他发现地上散落着纽约《商业广告者》的几张散页,由于好奇,他便将这些散页捡起来,聚精会神地阅读,希望从中发现有趣的非洲事件。然而,在他聚精会神地阅读这些文字的时候,一些非洲土著人也被吸引了过来,等到美国游客读完了散页上的内容,这些非洲土著争抢着要购买他手中的散页,所出价格也非常之高。美国游客百思不得其解,于是,他就询问这些土著人为何要买这些无用的废纸,而土著人的回答让这个美国游客苦笑不得。原来这些非洲土著看到这个异国人如此盯着一堆废纸看,就认为这些废纸可以治疗人的眼睛,于是愿意出高价买下它们留作眼药用。显然,这些非洲土著人对美国游客关注那几张散页这一事实的认识无法令崇尚事物价值的我们感到满意。但是,对于这些非洲土著人出现的思维盲点,我们并不能给予指正。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通过以上故事,我们是否可以在认识事物、对事物做出价值判断之时,更多地想一想我们的思维是否进入了盲点,我们的认识是否符合人类普遍的认识。

从古至今,真理都是人们追求的最高目标。认识事物、找出价值、追求与事物相关的真理,是每一个人都愿意为之努力的事情。然而,如果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我们的判断与事物的本质不相符,那么我们的认识就出现了问题,我们的眼睛将被迷雾遮盖,看不清事物的真正本质,更不可能从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发现真理。

假如一个人需要了解一件事物,那么他首先需要作为一个观察者对这件事物进行细致观察,之后,他才能根据自己所感知到的内容,对事物进行主观的判断。被判断的事物比观察者更了解事实,由于事实的一部分无法被观察者感知,观察者就会认识不到这一部分,于是,思维的盲点便形成了。思维的所有盲点都建立在比较认识的基础上,如果一个人对事物的认识与所有人对事物的认识都相同,那么思维的盲点将不会存在。因为所有人都无法意识到盲点的存在,当然就不会有人把它提出来。但是,现实情况却是,对一件事物存有思维盲点的人往往比其他人产生的认识更少,这样一来,其他人总比你知道得多,你做任何事都会束手束脚、慢人一步。但值得庆幸的是,每一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思维盲点,这样就形成了“我知道的事,你不知道;你知道的事,我不知道”的情况。然而,受过高等教育和特殊训练的人,其思维盲点总是会比一般人的思维盲点要少,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3.多方面感知:消除思维盲点的秘密武器

既然思维盲点普遍存在,那么,如何对真理进行判断呢?事实上,只要人们对某一事物存在观点冲突或者是观察事物的视野存在明显的差异,我们就会更相信对该事物感知更多的人的观点和认识。由于对事物的感知多,我们就会对事实更了解,在认识事物方面也会更透彻,这样也就与真理更接近。

我对以上的结论有着深刻的认识,因为我曾经亲自经历过类似的感知和认识过程。而且,我所经历的事情,相信很多人也都经历过,这是一个普遍的事实。

数年之前,我曾经有过一段美妙的旅行。那时,我准备前往卡罗莱纳州的某个山区进行一场冒险之旅,途中,我经过一个名叫“山湾”的地方。所谓的“山湾”,其实就是两座山的峡谷地带,那里的一部分土地被农民开垦出来作为田地使用。第一眼看到这片被开垦后的土地时,我对它的印象极其糟糕。在我看来,如此美丽的自然风景竟然被无知的人们开垦出来作为丑陋不堪的庄稼地,这是对自然的亵渎和对环境的破坏。当我看到那里的树木被统统砍断,烧焦的树桩光秃秃地耸立在那里;看到人们为了让阳光透过树叶而无情地用绳索将树木杀死;看到男人建起木屋,涂抹墙缝;看到人们为了圈养牲畜破坏周围环境建立起篱笆;看到人们极不协调地在树与树之间种起印第安玉米……我的这种感觉就尤为强烈。

我注意到一个男人带着他的妻子住在一间小木屋里,他们的全部财产显得简陋,但却无时无刻不显示出对自然的掠夺。他们有一把土枪,男人用它来打猎,残忍地猎杀那些自然的生灵;他们有一把斧子,这把斧子不知斩断了多少树木;他们有一些器具,女人使用它们为男人增加破坏自然的体力;他们有一头猪和几只鸡,而这些禽畜正在啃食和啄食被砍掉的树叶。

我看到森林被破坏了,变成了光秃秃的土地,被破坏的森林变得丑陋不堪,像一个老人的秃头,没有任何生机和希望,又像一个人得了溃疡,留下的只有腐败和萎靡。在这里,自然的美丽消失不见,也没有任何令人感到愉快的人工的幽雅。看到眼前的种种,我不禁开始怀疑我的人生和此次旅行的意义。我无法直面眼前开垦者丑陋的生活,在我看来,他们现在的生活已经走向了原始和野蛮的边缘。人们世代为之努力的文明生活在此没有得到任何体现,这种原始的生活状态是那么让人可怜和憎恶,就像一个没有了帆的破船在逆风航行。我们的第一批祖先就是生活在这样的环境和状态之中,我的内心对这种生活环境和状态充满强烈的排斥。

经历了眼前的一切,我开始做深呼吸,尝试让自己恢复平静。我告诫自己,要用一种人类回归自然的认识来看待这一切。我试图说服自己将眼前粗劣的生活当成一种自然而然的乡村生活,并以此作为我暮年时对后代的谈资。我计划在那时告诫我的子孙后代:绝对不能再回到徒手开垦土地的时代,不能抛弃我们文明的生活而退至原始的生活!人类历时数个世纪所创造的美丽而神圣的文明生活是我们共同的遗产,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享受文明生活的权利。作为一个文明的现代人,这种原始的生活是我无法接受的,除此之外,还有最令我无法接受的事情,即毫无顾忌地破坏自然的状态。

我看到“山湾人”的生活画面,感受到他们的生活状态,便又在心中暗暗告诫自己一番。之后,我回过头来向拉载我的山里人问道:“此地的开垦者是什么样的人啊?”山里人憨厚地冲我一笑,说道:“所有人。”顿了顿,他又接着道:“如果我们不开垦这个山坳的话,我们就不会有现在这样幸福的生活了。”突然,我心中一颤,我意识到一些十分重要的事情。就我这个长期生活在文明社会中的现代人而言,我所看到的画面使我自己无法接受,我也希望人们能改变这种生活状态。但我只是从事物的表面出发,以自己的片面认识来理解所有事物,而没有客观地考虑眼前的形势以及人们开垦山坳的内在意义。所以,我之前的所有认识都源于我的一个思维盲点。

通过这样的分析,我发现了自己认识的不足之处。按照我先前的看法,对于砍伐树木这件事情,我只看到它破坏了美好的自然环境,却从来没有考虑到这件事情是否还具有其他意义。于是,对于那些辛勤的汗水、坚实的臂膀以及闪烁寒光的锋利斧头,我不认为它们有任何意义可言。

然而,在那些开垦者看来,那些丑陋的树桩象征着他们征服自然的胜利;那些被开垦出来的田地象征着喜悦的丰收;那些被拦腰围死的树象征着诚实的汗水;那些丑陋的篱笆墙象征着不懈的劳作;那一座座木屋象征着保护家人和自己的保护神……

当我意识到我与他们在认识上的矛盾时,我彻底震惊了。原来,我的视野是如此的狭小,我像被一片小小的树叶遮住了眼睛,只能停留在自己的表面认知之上,却无法探知事情的本质。在我看来,“山湾”中被改造过的一切都是那么粗鄙和丑陋,那些开垦荒地的人对待自然是如此的残忍和不顾一切,但是我却没有真正从事物的本质出发进行深入的思考。之前,我从没有这样考虑:这里虽然景色优美,但是对于需要在这里生存下去的人们来说,这里的环境是极其恶劣和糟糕的。如果他们不砍掉那些树木,他们就无法建造木屋,没有木屋遮风挡雨,他们如何能在这里继续生存下去呢?如果他们不在此开垦荒地和饲养牲畜,他们如何填饱自己的肚子?如果他们不将树木拦腰围死,让阳光投射下来,庄稼就无法生长,他们也将终日生活在阴暗之中。

一开始,焦黑的树桩、简陋的木屋、裸露在外的土地、稀疏的篱笆墙、脏乱的牲畜圈以及被拦腰围死的树木在我眼中构成了一幅极其丑陋的画面,但是对于那些曾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的人来说,这一切是那么美好,因为这是他们挥洒自己的汗水、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一点一滴建设而成的家园。这里的每一片土地都印上了道德的记忆,这里蕴含了责任,谱写过人们不懈奋斗的历史,自始至终都在传颂着成功的赞歌。

我对他们一无所知,却只是根据表面的现象对他们加以评判,我为自己的愚蠢行为而深感自责,我认识上的盲目使我无法看清这些环境在他们心目中所占据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我以一个游客的身份,一个久居城市的文明人的身份,一个只懂安逸、不懂生活之艰辛者的身份,对这样一群勤劳、勇敢的人进行贬低,这是一件十分残忍的事情。幸运的是,我错误的认识并没有给人们带来实质性的伤害,只是让我自身陷入了无尽的自责。这就是思维的盲点所带来的弊端。

而如果反过来进行论述,我们就能发现,如果这些“山湾”的开垦者有机会瞥见我的室内学术生活方式,他们也会对我的思想意识一无所知。实际上,这也是一种思维上的盲点。可见,思维上的盲点是认识双方共同存在的。

每一个人都渴望过上美好而安逸的生活,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愿意为之努力奋斗。也许人与人之间的生活方式存在差异,但是我们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心愿却出奇地相似。无论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人们都能找到一种合适的生活方式,他们对生活充满希望,为眼前所拥有的感到无比的满足。这就是生活的真正意义,也许这种意义可能被盲目的认识所误解,但它自始至终从未改变过。人们对生活的热切期望包含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隐藏在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的每一个角落。这种期望可能包含于袅袅炊烟之中,也可能混杂于机车的噪声里;可能隐藏在人的洞察力之中,也可能活跃在人的想象之中;可能安居于思想之中,也可能爆发于人的性情之中。然而,无论人们对生活的期望存在于哪一个方面或者哪一个地方,都会在那个方面或者那个地方激发出一些奇妙的东西,比如热爱、激动以及兴奋。由此可见,生活的意义无所不在,这些重要的、无所不在的生活的意义可以引导着人们走向积极、幸福的生活。

4.隐藏在思维盲点下的生活本质

为了解释生活的意义无处不在,我们借用罗伯特·路易斯·斯蒂芬所写杂文中的故事做引子。罗伯特·路易斯·斯蒂芬曾经运用自己无与伦比的想象力,在一篇杂文中记述了一个引人深思的故事。在我看来,他的这篇杂文形式优美、想象丰富、富含真理,是一篇不朽的杰作。

斯蒂芬在他的杂文中这样记述道:

9月末的一天,我们刚刚放学天就黑了。那时,我们每一个人都会从家里带着一盏锡制的灯,由于这盏灯的形状像极了公牛的眼睛——又大又圆并且十分明亮,所以我们称之为“公牛眼灯”。在我们那个年代,这种公牛眼灯极负盛名,它是每一个家庭必备的实用品。在英国的商业领域,做公牛眼灯生意的人络绎不绝,它的品牌受到商业人士的推崇,其名声甚至可以像一些英雄的名字一样名留青史。我们每个人就是带着这样一盏灯去上学,在放学的路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杂货店的老板用某种品牌的公牛眼灯装饰他们的窗户,在昏暗的暮色下,我们也会拿出我们的公牛眼灯,打开它们,并利用板球带把它们系在我们各自的腰间,替我们照亮回家的路。冬天,我们经常会穿着一件带扣的薄大衣,重复着我们挂公牛眼灯的游戏。

公牛眼灯有非常多的缺点,比如,燃烧着的公牛眼灯会因为高温的缘故挥发出难闻的锡金属的味道,而且公牛眼灯的燃烧极不稳定,有时还会烧到我们的手指。除了为我们提供可有可无的灯光,它们别无用处,但我们之所以能够乐此不疲地沉浸在挂公牛眼灯的游戏中,是因为我们的快乐都来自于对公牛眼灯的美好想象。可以这样说,公牛眼灯是我们的感情寄托,也是我们快乐的最大源泉。对于一个男孩来说,拥有一盏公牛眼灯并挂在自己的腰间无疑是幸福的,除此之外,他的童年别无所求。

那么,挂公牛眼灯的游戏从何而来呢?我们也许是从渔人那里得到的启示,因为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渔人拿着灯,将他们的船照得通透明亮。而且这样做可以方便他们在夜间捕鱼,也可以提醒别的船只不要撞到他们。但是,这个公牛眼灯游戏的起源存有太多疑点,在我看来,我们受渔人启发的可能性是极小的。因为渔人虽然也提着灯,但是这些灯却与我们的不同,他们的灯并非公牛眼灯。更重要的是,作为孩子的我们在那时并不向往渔人的生活,我们也从来不做扮演渔人的游戏。这样看来,模仿渔人挂灯不可能成为我们玩公牛眼灯的理由。

此外还有一条线索,那就是我们拿灯和挂灯的方式与警察几乎同出一辙。这不由得让我们开始怀疑我们在模仿警察,但是对于当时的我们来说,警察也不是我们崇拜的对象,我们也从来没想过要模仿他们。当拨开眼前的迷雾时,我们的视线又被一座巍峨的大山挡住。于是,我们开始怀疑,我们玩挂公牛眼灯的游戏很可能与夜盗有某种奇妙的联系。

通过这样的分析,最后我终于明白了事情的缘由。我们这样玩挂公牛眼灯的游戏,是因为我们处于一个公牛眼灯对我们很重要的年代,我们十分偏爱这个公牛眼灯的时代,所以经常会把公牛眼灯当作我们的宠物和玩伴。更为重要的是,每当看到公牛眼灯,我们就会想到那些关于灯的美好故事,我们对这些灯的故事异常着迷,我们都希望我们的公牛眼灯可以和故事里的灯一样神奇。

但是,这些对我们来说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快乐本身才是最重要的,挂公牛眼灯的游戏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当一个闷闷不乐的孩子听到放学的铃声,他就小心翼翼地从书包里拿出他的公牛眼灯,然后在昏暗的暮色下点亮。一瞬间,橘黄色的灯光照亮了孩子的脸庞,孩子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他兴奋地掀开大衣,将自己的公牛眼灯挂在腰间,然后迈着轻快的步伐向着家的方向前进。这一切是如此的美好,这一切已经足够好了。

在那个以灯为主角的年代里,除了挂公牛眼灯之外,最有趣的事情就是询问彼此是否有公牛眼灯了。两个孩子见面后,常常会以这样的方式打招呼——一个孩子急切地问道:“你有公牛眼灯吗?”另一个孩子十分骄傲地答:“有!”这就是两个孩子友谊产生的开始。他们通过询问灯的方式来考验彼此,似乎这样做就能试探出彼此的忠诚。在聊灯的话题之外,他们从不炫耀自己的富有,这是那时共同的规则。除了在黑夜中可以直接看到别人的公牛眼灯外,平时没有点灯和挂灯的时候,我们只能像臭鼬一样靠近别人,努力用鼻子闻才能探知到别人是否拥有公牛眼灯。每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我们的样子就会显得异常滑稽,但快乐也会随之产生。最为奇妙的是,在我们看来,公牛眼灯具有锡泡味的缺点在那时却成了优点。

关于公牛眼灯的故事还有很多。有时候,四五个孩子会弓着身子从窗子爬进一个除了横梁以外什么都没有的废旧的小帆船里,之所以这样费力地爬进去,是因为船舱的门通常都是被锁着的。进入舱内后,孩子们就会点燃公牛眼灯,接下来,整个船舱都会被照得通透明亮。还有一些时候,孩子们会跑到高尔夫球场的空地上玩耍,在高尔夫球场,可以感受到从四面八方吹来的风。在孩子玩耍嬉闹的时候,从上方吹来的风会吹开孩子的大衣,这时,如果有人经过他们身边,就会赫然发现每一个孩子的大衣下面都挂着一盏公牛眼灯。在巨大的夜幕下,孩子们像一个个小小的绅士,而公牛眼灯就是他们身份的象征。在公牛眼灯带来的光明和温暖中,孩子们尽情地享受着这些锡制品所带来的快乐。

无论是在锈迹斑斑的船舱底部以灯为引窃窃私语,还是在空旷的高尔夫球场的沙地上追逐嬉戏,其他的孩子都能得到十足的快乐,但唯独我是个例外。我始终无法融入他们,也无法体会到那种十足的快乐,为此,我曾感到十分痛苦。

对所有挂着公牛眼灯的孩子来说,最大的快乐不是用聊天来调味生活,也不是偶然的聚会,而是拥有公牛眼灯的知足。在大多数孩子眼中,最大的快乐莫过于以下的经历:

一个人在黑夜中前行,在暮色的映衬下,周围是黑漆漆的一片,没有任何其他的光亮。这个人的大衣下面悬挂着一盏公牛眼灯,也许挂灯的初衷是指引自己的脚步,照亮自己回家的路,也许他只是想向人炫耀自己有灯。但无论怎样,他仍会紧扣自己的大衣,尽量不让公牛眼灯的亮光逃逸出去,于是他渐渐成为黑暗中一个移动的黑柱。当这个人一直沉浸在最单纯的隐藏自己隐私的想法之中时,突然,他意识到自己的腰间挂着一盏公牛眼灯,这时,他将因内心的狂喜而高声歌唱。

有人说:“一个年轻的天才诗人会因为别人对他的冷漠而死亡,而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诗人却可以在任何环境中生存下来,但是他的诗作只能作为生活的调味品。”我对这一说法有不同的意见。在我看来,这种说法不够严谨,因为这种论断没有重视诗人的多才多艺,也没有重视诗人孩子般单纯而丰富的想象力。得出这种见解的人只是从表面上审视诗人的生活,认为诗人的生活只不过是一个粗糙的土堆。然而,他却没有从表面现象看到内在本质,实际上,这个粗糙的土堆上还建有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而诗人的思想和心灵就住在这座宫殿之中。也许对于别人来说,诗人的路途是枯燥且黑暗的,但是诗人自己则始终沉浸在创作的快乐之中,在黑暗中找不到方向之时,他总能发现自己的腰间还挂着一盏“公牛眼灯”。因此,认为年轻的天才诗人会因为别人的冷漠郁郁而终,认为名不经传的诗人的诗作只是生活的调味品,其实都是缺乏考虑。

有这样一则寓言,我认为它是十分接近生活本质的。寓言中这样写道:一个年轻的和尚走出自己的寺院,来到一个陌生的树林中,他静静伫立,侧耳倾听,一种神奇的鸟叫声传入了他的耳朵。和尚有些沉醉,但鸟儿只是啼叫了几声便消失了。于是,和尚意犹未尽地向寺院走去。过了一会儿,和尚走到了寺院门口,见到一个陌生的小和尚正在扫地,当他准备询问小和尚的时候,一个年迈的老和尚走了出来,老和尚从眉眼中认出了他。原来,这个老和尚是他的师弟,已经离开寺院五十多年了。其实,那个和尚去过的树林是巫师的住所。那只巫师变幻的鸟儿不仅会在树林里歌唱,还会飞往最悲伤的地方引吭。悲伤的人听到它的歌声会变得快乐起来,但是享受过快乐之后,人们就会赫然发现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向尽头。他们长久的人生不知为何被极限缩短了,由原来的几十年变成了短短的几刻钟,于是人们表现出无比的惊恐。也许他们会认为自己正在做梦,但是只要有人拿着一盏散发着锡泡味的公牛眼灯,就能把他们从无意识的沙滩上唤醒。

我认为,生活不是机器,不会根据命令机械地运转。生活是由两条无形的线编织而成的,一条线就像寻找那只鸟,另一条线就像聆听那只鸟的歌声。如果不断地寻找那只鸟,我们就无法专心聆听那只鸟优美的歌声,这就导致很多人不懂得珍惜自己的生活,只为追求那些无关紧要的东西而努力。但若是专注于聆听那只鸟的歌声,而停止了前进的脚步,那么人们又会沉浸在快乐中无法自拔,从而导致自己一生无所作为,更不懂得分享和奉献。那么,我们需要怎样做才能实现完美的人生呢?实际上,只要我们时而聆听鸟叫,时而追寻鸟儿的踪迹,通过仔细聆听鸟儿的叫声来辨认鸟儿所在的方位,时走时停,既有不辞劳苦的努力,又有安逸舒适的快乐,我们的人生和生活才是最完美的。

认识生活的本质,记住鸟儿的歌声,在寻找鸟儿的过程中体会快乐,那么,无论面对怎样的现实,我们都能对生活充满憧憬和希望。诚然,有些残酷的现实画面占据着我们的脑海,它们像肮脏的泥泞,又像陈旧的铁器,它们使我们既充满欲望,又感到万分恐惧,这些欲望和恐惧是如此频繁,以致如此廉价。这一切对我们来说糟糕至极,我们从心底对这些记忆感到耻辱,如果有可能,我们从不介意忘掉它们。

但是,令我们感到困惑的是,即使这些悲伤的时光被夜莺优美的歌声所代替,我们的生活仍旧一如既往,没有呈现出任何新的意义。

我们从精神层面对生活进行了剖析,接下来,我们要从精神世界回到现实的故事中。还是那个挂公牛眼灯的故事,从先前的描述中我们知道,那些拿灯的孩子站在高尔夫球场的沙地上,被冬天的寒风吹拂着,他们理应感到异常寒冷才对;阵阵的冷雨让所有的游戏都无法如期进行,他们理应感到烦闷无趣才对;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他们应该无心聊天,即使可以寒暄几句,也只不过是愚蠢而粗鄙的言语。这样的一切才符合事实。

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也许我们所说的事实只是表面的事实,只是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想法。而如果我们亲自问一问这些孩子,他们的回答肯定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因为在他们心中,他们所经历的一切是快乐的,而非寒冷、无趣和痛苦的。当我们根据自己的想法而臆测他们正处于烦闷无趣的状态之时,他们却沉浸在自己的快乐之中,这种快乐由心而发,虽不流于表面,但绝不会比流于表面的快乐差。而当人们知道产生这种快乐的原因之时,他们一定会大吃一惊,谁能想到在寒风骤雨的环境中给孩子带来快乐的竟是一盏散发着难闻气味的公牛眼灯呢?

快乐的根基并不是那些理所当然的事。快乐的根基难以捉摸,对不同的人来说,他们对快乐的理解在不同的情况下是不同的,因此,引起个体产生快乐的原因也不尽相同。我们无法给产生快乐的对象下一个定义,如果这样做,我们的思维一定会产生盲点。就像罗伯特·路易斯·斯蒂芬的杂文所记述的那样,快乐只是来自一盏毫无优点可言的公牛眼灯,来自一个被孩子作为装饰品的事物。但是,我们也知道,快乐产生的原因有时很神秘,比如那种基于想象的莫名的快乐。我们也许可以通过孩子对公牛眼灯的喜爱,猜到它才是孩子快乐的源泉,但是我们很难猜到,也无法理解一些奇怪的想象能给人带来快乐。

我们现在提到的产生快乐的原因比较特殊,这种原因隐藏得很深,人们很难发现。它们存在于人的内心深处,很少会与外界的事物产生联系,或者说,即使它们想与外界事物发生联系,人的潜意识也不允许它们这样做。这些原因无法接触到外部的世界,就很难通过外界事物显露出来,这也许就是我们很难发现它们的理由。这些产生快乐的原因始终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之中,不会因为外界环境的变化而转移。

如果非要对这种原因加以说明的话,我们可以利用诗歌来进行论述。诗人可以体会作诗的快乐,而作诗的快乐就是通过想象得到的。在作诗的过程中,诗人可能想到那些实际的事物,也可能想到那些虚无缥缈的、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事物,一个奇妙的想法,一个矛盾却凸显个性的语句,一个没有含义却能使诗作更有韵律的词语,这一切都可能是快乐的源泉。当然,这种快乐是旁观者无法理解的,因为他们的脑海中只有枯燥的文本,他们的灵魂是可怜的,他们无法进入诗人的想象去体会那种神奇的快乐,他们只能做一个思想上的局外人。

可能有人会试图通过观察诗人来寻求诗人作诗时产生快乐的原因,但是,即使他们可以这样做,也可能一无所获。因为他们很可能会受到诗人表面行为的欺骗,从而忽视了诗人内心的想象。他们很可能只从表面上看到诗人创作时所翻阅的书籍、所领略的风景,但这些只是诗人汲取营养的树根。他们看到的只是很低的层次,他们无法沿着树干,突破茂密的枝叶,看到高高在上的诗人的思想,那个高度是他们无法企及的,那种层次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因此,他们就永远无法站在诗人的高度,无法站在树的顶端享受微风的爱护、聆听夜莺的歌声、领略不一样的风景。

现实主义是一种思想,从作诗中领会快乐是一种真正的现实主义,这种真正的现实主义也是诗人的现实主义。如果将这种现实主义比作一只小巧的松鼠,那么在作诗的过程中,这只松鼠会从诗人汲取营养的树根出发,沿着输送营养的树干,慢慢攀爬到诗人思想所在的树顶。当松鼠真正到达树顶之后,它才能看到诗人居住的天堂的模样。到时它一定会明白,在诗人的天堂里,现实主义无时无刻不是诗人的现实主义,同时,在诗人的现实主义中,它一定能够找到快乐的源泉,当它也被其所产生的快乐感染时,它就会引颈吟诵,用比歌声更美妙的声音来表达这种快乐。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快乐。你可以错过所有美好的东西,但唯独不能错过快乐,因为错过快乐的人将丧失一切。我们制订计划,然后采取行动,我们行动的意义是实现计划,但同时也是为了追求快乐。在行动的过程中,快乐可以作为我们实现目标的原因,也可以当作我们失败的借口。

当孩子们腰间挂着公牛眼灯在沙地上集会的时候,那些对公牛眼灯的秘密一无所知的人不会有任何反应,因为在他们看来,孩子们集会于沙地根本没有任何意义。既然没有意义可言,那么他们就不会认为孩子们会产生快乐。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些人无法认识孩子们对公牛眼灯的感情,那么他们就理所当然地不会理解公牛眼灯会给孩子带来快乐。于是,他们思维的盲点就产生了。也许有人说,对于这样的小事来说,人产生思维的盲点并不会导致什么危害,也不会引发什么不良的后果。但是在我看来,如果孩子的家长也这样认为的话,他们就会经常误解孩子,就会无法理解孩子的行为。久而久之,孩子由于缺乏管教,他们的性格便会发生变化,但这种变化是向好的方向还是向不好的方向,在很大程度上与父母在教育上的思维盲点有关。所以,任何人都需要给予思维盲点以深刻的关注,要在保证不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情况下尽力避免它。

第二章 盲点弊端:思维盲点带来的非理想境遇

思维盲点产生于人对各个领域的思考之中,它同时也对各个领域产生影响。例如,思维盲点会导致人的无知,这是对人的认知所产生的影响;思维盲点可能会改变人内心的情感思维,这是对人的心理情感产生的影响;思维盲点可能使人的生活陷入困境,这是对人的生活的影响……

思维盲点对人的影响可能很小,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不去尽量避免它;思维盲点对人的影响可能很大,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一点而对克制它失去信心。当思维盲点使我们变得无知时,我们需要静下心来,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学习知识以及积累经验;当思维盲点使内心世界产生不好的变化时,我们应该打开自己的思维,接纳更多先进的思想,合理地控制这种变化;当思维盲点使我们的生活陷入困境时,我们一方面要坚持快乐生活的原则,另一方面也要审时度势,把握人生中的良机。

1.思维盲点导致无知

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那些被反复刊印的书籍并没有给一些人带来实际上的改变。在他们看来,这些书籍的内容虚无缥缈,像幽灵一样毫无真实感。这些人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感受,是因为他们对书籍中的秘密一无所知。他们固执己见,以自己片面的想法来审视书籍的内容。在阅读这些书籍时,他们既不能保持客观的态度,也不能保持理性的逻辑。简言之,他们思维上产生了盲点,所以才会产生如此片面的看法。

思维上产生了盲点,人们就会陷入无知的境地。在这种无知的境地中,人们将遗失很多重要的东西,也将错过很多美好的事物。比如当诗人处于这种无知的境地时,他就会错过一首只属于他自己的诗篇,即使诗人有机会身处某种灵感迸发的氛围,他也会错过这种独具魅力的氛围,从而遗失自己五彩斑斓的想象。诗人之所以能成为诗人,正是依赖于他那五彩缤纷的想象力,如果丧失了这种想象力,他就会褪去身上的华衣,变成彻头彻尾的赤裸者,就会从备受尊崇的高贵者降为遭人唾弃的卑贱者。

无知者的生命是悲哀的,因为他的生命会像死面团一样,随时遭受别人的蹂躏,却始终表现得毫无生机。如果将无知者的生命比作气球,那么这个气球也只是泄了气的气球,它不能在斑斓的晚霞中迎着橘红色的落日高升。无知不是一件虚无缥缈的东西,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现象。无知的人总是坚持自己狭隘的想法,而不会敞开心扉接受新的意见。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无知的人是缺乏想象力的,他们不能通过想象来获得与智慧的人意见一致的看法。

有的人认为,人生活在物质世界之中,生活在柴米油盐之中,无知这种思维上的盲点对我们正常的生活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然而,行动的根源是人的思维,人的行动通常都是由思维来指导的,要想获得良好的行为,在思维上就不能产生错误和盲点。人们既生活在柴米油盐的物质生活之中,又生活在五彩缤纷的思维生活之中。人们通过幻想在脑海中建立了思维的居室,这间居室中充满了温暖的想象,它不仅拥有彩色的门窗、高耸入云的穹顶,还有贴满名画的走廊和金色的柱子。

从前面的章节中,我可以感受到斯蒂芬的伟大,我认为,它们是斯蒂芬最好的作品。我十分赞同斯蒂芬在他作品中说的那句话,即“错过快乐就是错过一切”。热爱生活的人看到这句话一定会非常感动,在我们的生活中,快乐就是一切,这是多么贴切的比喻。

人们的认识受到自身因素和所处环境的限制,个人的认识是有限的,因此,人所产生的思维盲点也是相对的。我们希望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能从事他感兴趣的专属于他个人的职业,我们相信这种职业可以作为人们唯一的职业。事实上,如果一个人想要从事某种特定的职业,那他就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即要想获得从事一项特定工作的精力、时间和能量,他就必须对其他工作和事物变得冷漠,否则,其他的工作和事物就会分散他的精力、分出他的时间、分解他的能量,这样,他自然也就无法做好自己专属的工作。人们从自己的专属工作中获得巨大的快乐,他们就必须对其他事物表现得毫无兴趣,这也是获得巨大快乐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作为现实的高智能生物,我们有必要在思维上认识这些方面,并借助这些认识来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上述所说的冰冷的现实都不会屈服,该付出代价的地方就必然会付出代价,该冷漠的时候就绝对会显示出冷漠。但是,生活的奇妙在于事事总有例外,所以,冰冷的现实也可能在意外中屈服,比如哲学家、小说家、诗人、音乐家等特殊群体就可能打破这种现实。当然,普通的现实人也不是没有机会打破冰冷的现实,如果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爱河,那么就又另当别论了。

2.对内心世界思维变化的精彩描述

克利福德曾说:“人的内心世界需要射进一缕探索的光线,只有这样,我们的心灵才会变得活力四射。”诚然,要达到内心世界的活力四射,还需要内心世界本身具备相应的条件,比如人的内心世界必须足够广阔,可以包罗万象;人的内心必须超越人的自我认知,还要在认识上脱离外部表象等。

一旦内心世界变得活力四射,我们看待事物的眼光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我们的思维将变得更加活跃,我们认识事物的传统的价值观模式也必定被颠覆。在自我认知上,我们传统的自我认知将被自己无情地撕裂,我们固执的观念将开始动摇,我们狭隘的兴趣将变得不堪一击。当所有的改变结束后,我们就会建立新的思维模式,我们生活的中心将被重新确立,新的观点和认识也会相继产生。

对于内心世界思维的变化,我的同事约西亚·罗伊斯给出了精彩的描述:“有时,你可能会提出这样的疑问:‘对于这件事,我们邻居的看法是什么呢?’你之所以会提出这样的疑问,是因为你认为,在某种程度上,你的邻居和你在思想和感觉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比如,当面对同样一件需要一定的承受能力才能接受的事情时,你看到邻居之后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感觉,你可能这样说:‘虽然我们面对的是同一件事情,但是我们的痛苦是完全不同的。在我看来,他的痛苦很小,似乎这件事对他来说容易承受得多,但是对于我来说,这件事太难承受了!’”

当你看到自己的邻居板起面孔时,你就会认为你的生活要比他的生活有生气得多;当你看到自己的邻居为小事争吵时,你会认为他的生活是晦暗而冰冷的;当你和自己的邻居都对一个事物产生了强烈的欲望时,你会认为他的欲望之火远没有你的热烈和鲜艳……当你的思维一直产生这样的盲点时,你就会因为有这样的邻居而沮丧,你会认为你们之间并不存在所谓的缘分,你们之所以能成为邻居,是因为上天在和你开玩笑,你只是服从于上天的安排,才勉为其难地与他成为邻居。

由于思维上存在盲点,你无法清楚地认识你的邻居。你不认识他,也就不能理解他,于是,无论你的邻居做什么事、说什么话,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因为这种不理解而使你产生反感。这样,你的抱怨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总而言之,所有的不满都源于你的无知。

我们不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不能思考任何问题都以自我为中心。你感到邻居的想法和你不一样,因此你才会产生不满。实际上,你企图把自己的邻居当成一个毫无自主意识的东西,而他却是一个拥有自我意识的人。这种矛盾足以解释你的思维出现了盲点。你可能不愿相信事实的真相,因为你不希望别人揭露你的无知。

事实上,别人的痛苦不会因为你的意志而减轻,别人的快乐也不会因为你的意志而增加,别人的痛苦和快乐也可能与你的痛苦和快乐相同。

生命之火熊熊燃烧、生生不息,它可以出现在任何地方和任何情景之中——夜莺的歌声里有它的身影,俘虏、伤者以及垂死者的呻吟里有它的喘息,水中生物成群死亡的海洋里有它悲哀的歌声,野人们燃起篝火欢歌起舞的氛围里有它的足迹,病痛、悲伤、狂喜、希望的内心里有它的噼啪之声。总之,无论身处何地,无论身份贵贱,生命之火都在以同样的热情燃烧。也许你坚强无比,也许你充满智慧,可一旦失去了生命之火,这一切就终成虚妄。对个体来说,生命之火终会熄灭,但对全体物种来说,生命之火绵延不绝、无穷无尽,每一个物种的灭绝都会有相继的物种接力。生命之火如同太阳之火,即使历经数亿年也不曾熄灭,它是可以被清楚地认识和感知的,它的真实可以从你的心脏跳动中表现出来。

然而,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懂得感恩,也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那样清楚地感知到生命之火的燃烧,一些人的做法也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样合乎心意。在睁开双眼之时,他们看到了生命之火在燃烧,然而他们却对此不屑一顾,而只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外界的一切都视而不见。他们转身之后,一切的记忆都会被他们无情地遗忘。

但是,如果人们能够意识到生命之火的燃烧,那么他们就会坚定地认识到自己肩上所担的责任,就能用符合道德观念的正确思维来指导自己的行动,一起为伟大的人类事业而努力奋斗。

在观察外界事物时,我们不需要依靠内心的活力四射,只需要冷静下来,用一种近乎死气沉沉的方式来审视外部事物。我们也许只能看到事物的表面,但我们需要立足于事物的本质,通过对表面的分析,发现它们内在的意义。在此过程中,思维盲点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不必为此感到气馁,因为我们还有足够的时间去发现事情的真相,我们的经验就是在这样的不断纠正过程中产生的。

隐忍不发的观察才是更高层次的洞察,当我们拥有了丰富的经验,只依靠事物表面的一些特征就能获取其内在的意义。当然,我们并不排除那些不凭借经验的洞察,有时候,有些人可以突然得到这种神奇的洞察力,可以轻而易举地窥视到事物内在的意义。而这些时候对这些人具有巨大的意义,在此之后,他们将凭借这种洞察力开启生命的新历程。

爱默生曾经说过:“生活的经历很多时候并不能给予人们以真实感,但是有些时候,我们的头脑在思考问题时会异常清晰,我们能够清楚地感受到这些时刻的经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真实。”事实确实如此,当我们突然拥有了敏锐的洞察力,我们的思维将冲破传统的束缚,认识到某种深刻意义的存在。比如当爱的激情到来之时,人们会被它深深地震撼,嘴里还会不停地称赞爱的伟大。

3.从自然事物中发现隐藏在意义中的神秘意识

有了思维,才会有客观事物和主观意识之分。人类之外的自然事物是客观存在的,而人类自我意识和自我认知则体现了主观思维的存在。我们可以从一些客观的自然事物上发现它们内部隐藏的意义,在这种隐藏的意义中,人类的某种神秘意识便产生了。

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借用曾经风靡法国的小说——《奥博曼》中的段落来加以解释。《奥博曼》这样记述道:

3月7日的巴黎,天空阴暗,空气湿冷,因为无事可做,我便神情忧郁地在巴黎城内闲逛。沿途,我见到了一些盛开的花儿,这使我那忧郁的心情突然有所悸动,特别是我发现一朵盛开的黄色水仙的时候。我看到一些花儿长在了墙缝中,大概到成年人的胸口那么高,其中一朵黄水仙格外引人注意。它依附在冰冷的墙面上,开得那么热烈和娇艳。我感受到它内心的坚强和它那强烈的生的欲望的表达,我不知道它是否是所有花中最早开放的一朵,但我已然把它当作一年之中的第一缕香味。此时此刻,我十分庆幸自己是一个有思维的人类,可以从这一朵与我没有任何联系的黄色水仙上找到专属于人类自己的幸福。这种感觉近乎美妙绝伦,我那悲伤的心突然产生一种身处理想世界的不真实感,我的灵魂与花的灵魂融为一体,那种感觉和谐而温暖。

这感觉来得如此迅速,如此强烈,让我有些不知所措,我知道这是我从来没有过的感觉。总之,我被这一朵生长在墙上的黄水仙震惊了,我从它的身上发现了无与伦比的美。我不知道这种美的感觉是源于它的形状,还是因为它与我曾经见过的某些东西相似,抑或是它与某种神秘的东西有所联系。然而,无论如何,我都要尽情释放这种无法表达的力量,绝不让它局限在某个概念之中。我知道这是一种神秘的形式,它不会被任何形式所覆盖,而我也绝不会限制它的自由,只会尽我所能去释放它。透过这朵黄水仙,我看到了一个更美好的理想世界,我向往这个世界,并决心努力追求它。这个世界之所以理想且美妙,是因为它不是自然所创造,但可以被人类亲身感受到。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从自然界的一朵水仙花上感受到那种深刻而神秘的意义,这种感受既不普遍,也不罕见。由于诗人的特殊身份,他们更容易在自然界中发现美,所以他们也更容易从自然界中感受到类似的意义,比如华兹华斯和雪莱。对于华兹华斯来说,他从自然界事物中感受到的这种意义是朴素的,也是符合道德的,我们称之为“孤独的欢乐”。

无论对于盛开的花朵,还是沉甸甸的果实;

无论对于高山上的岩石,还是高速路上的松散石子;

我都会赋予这每一种自然的形式以道德的含义:

我以我的心灵感受它们的喜怒哀乐;

我以我的思维创造它们的意义;

我以我的眼睛发现它们的美丽;

或者,我会将它们与人类的某种感受相结合:

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烙印在人类的记忆之中;

人类活跃的灵魂与跳动的思维相伴;

当一切恰到好处,

我们便能感受到万事万物的隐藏意义。

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华兹华斯所追求的是那种看不见的事物中所隐藏的意义。我们无法从这首诗中找到事物所隐藏的东西,但是我们可以知道,这种东西使诗人感到无比快乐,诗人可以为它疯狂。诗人痴迷于探究这种东西,这种隐藏的东西具有某种神奇的光芒,可以照耀着诗人不断前进。与此同时,诗人的生活也必定会被这种东西的光环包围。

通过分析以上的诗句,我们知道,诗人为了探究那些隐藏在自然事物内部的东西而连续奔波了几天,他踏遍果园,翻越山丘,不辞劳苦地追逐着心中的声音。但即使这样辛苦,即使他真的寻找到了那些东西,他也无法用清晰的概念对它们加以描述,也不能用逻辑思维去解释它们到底是什么。

不过,这并不影响诗人的伟大创作,因为那些与诗人有过类似灵感的读者已经从诗人朴素的诗篇中寻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并感受到了它的威力。这种神奇的威力将在华兹华斯的另一首诗中得到完美的展现。

清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好一幅令人难忘的壮丽景色!

从古至今,那辉煌的景象从未改变过,今天的景象与以往我看到的景象并无二致。

视野的尽头,大海安静地躺在天边,露出蓝色的笑脸;

近处,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巍峨的高山上,显得如此耀眼。

万物浸染着谷物的颜色,

与天空的颜色形成鲜明的对比。

天空的亮光照亮了万物;

万物如云朵般明亮。

黎明藏身于草坪之中,

又出现于低地之上,

无论何处都能看到它可爱且甜蜜的模样。

薄纱般的晨雾;

珍珠般的露珠;

音乐般的鸟鸣声;

还有那戴着草帽、背着锄头、走在田垄上的劳动者。

华兹华斯在旅途中轻快地走着,他看到那些醉人的景色,心中的欢乐溢于言表,他想,这就是大自然的神秘之处了吧!他现在流露出的所有的感情都是对大自然神奇之处的反应。然而,就在华兹华斯沉浸于眼前壮丽的景色之时,他的邻居却仿佛置身事外,他们只在乎自己的事务,比如开垦田地、种植庄稼、喂养羊群以及拉起篱笆。在这些邻居的眼里,华兹华斯所做的事情是毫无意义的,因为这些事情无关紧要,既不能带来丰收,也不能填饱肚子,在它们身上耗费精力简直愚蠢至极。邻居们不理解他,不知道他心中的想法,更不会明白他的想法到底有什么价值。他们永远也不会明白那些事情的重要性,也不会明白诗人思想所承载的厚重的意义。诗人站在一个普通人无法企及的高度,用他那丰富的想象力诠释了万物的意义,同时,他又用这种意义丰富了他人的思想和灵魂,给他人带来了欢乐和希望。

因发现大自然的秘密而获得内心的狂喜,这样的事情并非只发生在诗人华兹华斯身上,作家罗伯特·杰弗里斯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在罗伯特·杰弗里斯的一篇杰出的自传里,他这样写道:

我站在高高的山顶上,头顶有阳光,脚下有大地,我为能生于这天地之间而感到无比自豪。此时此刻,我站在天地之间,我感到天地之间只有我一人,只有我才能与天地共处。躺在草地上,我可以与地上的小草说悄悄话,也可以与大地打招呼;伫立在山顶上,我可以向太阳问好,也可以与空气窃窃私语;航行在海上,我可以与大海论天地,也可以与鱼儿做游戏。我和它们的感情很好,在与它们相处的过程中,我感受到无尽的欢乐。

……

我把脸深深地埋在绿色的草丛里,嗅着青草的味道,重重地呼吸。我试图用自己的气息来征服美丽的自然,但却无功而返。我不甘心,我要继续我的工作,用最大的努力和耐心与自然角逐。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自然的变化,我渐渐迷失了自己,我突然意识到自然是不可战胜的,于是,我选择了臣服。

在今后的岁月中,我着迷于自然,一旦对它有所发现就激动不已。躺在草地上观察自然成了我每天必做的一件事情,我从中获得了无限的乐趣。当牧羊人领着羊群从我身边经过时,他们常常将我的行为误认为休息,然而我毫不在意,甚至有时还不禁窃喜,因为没有人能发现我与自然的秘密。因此,我更加不动声色,唯恐将自己的情绪表现出来。我安静地躺在草地上,与自然进行深入的交流,没有人能发现我心中的激情澎湃!

思维方式不同,看到的事物的价值也不同。从经济的角度出发,罗伯特·杰弗里斯花费一个小时躺在草地上与自然交流这件事对于生命几乎毫无价值。然而,生命之中的任何一个小时都是宝贵的,如果一个小时的价值可以用某种标准来衡量,我们如何让每时每刻都发挥更大的价值呢?对一个小时的价值进行评估时,若是不掺杂任何感情,我们就可以发现每一个小时的价值都是一样的。但是如果在判断时间价值的同时,将人类的感情因素加入其中,那么人们对每一个小时的价值的评判又会不尽相同。这说明,事物的价值与人的感觉有关。

人对事物的感觉往往是不同的,一个事物对于某一个人来说具有重要的价值,但这不代表它对另一个人也具有同样的价值。根据这一点来看待罗伯特·杰弗里斯为观察自然而奉献的那一个小时,我们就会明白它的意义是非凡的,起码对于罗伯特自己来说确实如此。在评判事物的价值时,被激发的感觉才是最重要的。因为那一小时的时间激活了罗伯特·杰弗里斯那种强烈的感觉,所以他才认为自己的那一小时比任何时间都有价值。

令我感到遗憾的是,现在很少有人能拥有那种强烈的感觉。人们迷失在利益世界的喧嚣之中,对他人冷漠至极,对任何事物都视而不见。人们的思想开始僵化,对于那些与自己无关的事情渐渐失去了兴趣,他们的善良和好奇心被人性的丑恶所吞噬。越来越多的人觉得,那些与自己无关的东西都是毫无价值的,那些无法直接见到经济利益的事情都不值得去做。但是,人类的进步却要求我们理解、探索那些与自身无关的价值世界,人类的幸福却要求我们用更宽容、更客观的标准来理解生活的意义。于是,我们的价值观与这些要求便产生了巨大的矛盾。

4.保持梦想者的状态,保持对神秘的好奇

如何按照促使人类进步的要求来实现自我进步?如何遵照人类幸福的要求来实现自我幸福?我们要怎样做才能扮演好自己在生活中的角色?我们如何才能胜任一个可以广泛引发人们同情的职业?

我们要保持梦想者的状态,要始终对那些神秘的事物保持足够的好奇,即使为此倾家荡产或被迫流浪,我们也在所不惜。这就是我给出的答案。当我们真正能获得那样一个可以广泛引发人们同情的职业时,普通人的价值标准就会因此而改变,到那时,再愚蠢的人也能拥有一席之地,而那些高高在上的权威者将不再如想象中那样光鲜亮丽。简言之,这个职业消除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别。而它之所以会拥有如此伟大的意义,是因为从传统意义上说,一个人如果想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减少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即使他利用一生的努力也是很难实现的。

但是,对于一般人来说,获得这个职业并不能让他们获得心灵上的完全满足。因为一个人也许会成为预言家,但是他的预言并不会被相信,因此,他很难获得传统意义上的成功。

为了解释这一点,我们可以引用沃尔特·惠特曼的事例。我们知道,惠特曼的很多观点现在已经被证实,因此许多人都称他为“现代预言家”。由于他的预言,传统意义上的问题得到了完美的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渐渐消失,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渐渐缩小,人们的进步和幸福也都得到了巨大的满足。在沃尔特·惠特曼伟大的一生中,他时常会庆幸自己所拥有的人类最基本的品质,却从不因自己的其他特点而感到庆幸。这正体现了他的伟大之处,但也正因为如此,他一生穷困潦倒,最终成了一个彻彻底底的流浪者。他曾流浪至公共汽车的车顶之上,也曾流浪至破旧的渡船之上。从学术的角度来看,有些人或许认为他功成名就;但从现实的角度来看,他的一生是一事无成的。在这样的前提下,几乎每一个人都会认为这样的人和这样的一生都是毫无价值的。

更可悲的是,惠特曼在学术领域虽然有一部分崇拜者,但也有反对者。在这些反对者眼中,惠特曼的诗只不过是信口胡言。他们分析了惠特曼的诗,认为这些诗既缺乏主语,又缺乏动词,只是一些毫无价值的感叹而已。

在我看来,惠特曼是有过人之处的,因为我从他的身上看到了华兹华斯的影子。华兹华斯通过自己的诗作,表达了自己对太阳、山川、日月星辰等的探索和感受,而惠特曼则通过自己的散文表达了对人民大众的探索和感受。可以看出,他们一个是大自然的热爱者,一个是人类社会的探索者,他们探求事物隐秘意义的心是一样的。在惠特曼的心中,人民大众的地位是崇高的,他了解并同情他们,愿意为他们付出和牺牲,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所传达出的思想来引导人们向善。在这些思想的引导下,一些人通过探索社会实现了自我价值,他们摆脱了世俗事物的限制,愿意花费自己的时间去探求事物的内在意义。

5.坚守快乐生活的原则

生活中处处都有美,但很少有人能看到它、抓住它并享受它。而惠特曼虽然看起来白发苍苍,已经没有了年轻人的活力,甚至已经沦为一个落拓不堪的流浪者,但这并不能阻止他的行动、他的思想以及他对美的想象。这是他的生活方式。

有人可能认为,惠特曼这种生活方式纯属虚度光阴。这仿佛是一个孩子度过周末的方式,对于一个成人来说,这样的生活毫无意义,根本不值得称颂。但是,对于我们来说,怎样的生活方式才是可取的?这种方式是否可以作为衡量所有人生活方式的标准呢?谁的观点更接近真理,谁的观点是与真理相背离的呢?如果从更深层次对这些事物加以讨论,我们就能发现,我们所给出的答案其实都不完美。

当惠特曼坐在马车上,怡然自得地欣赏着鲍灵格林的繁华景象时,某些人却怀着郁闷的心情,带着怀疑的态度试图对他的生活方式进行批判,这是多么可笑的事情!你可以蔑视惠特曼流浪汉的职业生活,但你却无法影响他美好的心情,那么这对你来说又有什么价值呢?

普通人是无法理解惠特曼的。普通的布鲁克林人和纽约人已经失去了对生活的想象,他们为了追求奢靡的生活,整日奔波劳累,时常忧心忡忡,却从没有得到过真正的快乐。当布鲁克林人横渡布鲁克林渡口的时候,当纽约人经过百老汇的时候,他们绝不会拥有惠特曼那样充满奇妙的想象,也不会驻足领略那些美好的景色,更不会感到丝毫的幸福和满足。

这就是他们与惠特曼最大的区别。从惠特曼的诗中,我们可以知道,他在横渡布鲁克林渡口时所见到和所感受到的景色是多么宏伟壮丽;从他写给年轻司机皮特的信件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乘着马车路过百老汇时是多么兴奋和欣喜。

无论是布鲁克林人还是纽约人,他们从来不会思考真正的意义是什么,更不会明白惠特曼的所作所为。他们不会想到,他们目光掠过之处就存在着事物最根本的意义,这种感觉就像进一步生、退一步死那样奇妙。他们所忽略的地方是神的国度,那里有无尽的幸福、无限的美以及生活的真理。但是,他们的眼睛被世俗的烦恼所蒙蔽,因此,他们无法从事物的表面现象看到事物的内在意义。在他们眼中,惠特曼所触及的那些领域充满死寂,那里粗俗丑恶、单调乏味,只会让他们感到无聊,感到毫无价值,那里从不会出现那些所谓的新奇的想象和无尽的快乐。

当惠特曼与友人在夜间一同散步时,他有时会仰头看着星空,同时有些哀怨地感叹道:“唉,这景象真让人感到悲哀!”这时,友人会被惠特曼所关注的对象吸引,从而很想弄明白是怎样的景象让自己的朋友发出了这样的哀叹。于是,惠特曼就会心满意足地看到友人学着自己的样子仰望星空,当看到那璀璨的星空不时有美丽的流星划过时,友人会被这种美丽的景色深深地震撼。这时,惠特曼就会欣然一笑,因为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原来,他之所以如此哀叹,并不是因为流星转瞬即逝的美丽让他感到惋惜,而是他希望自己的友人能够看到自己所看到的景色,或者说他希望友人能够和自己一样发现美、感受美、享受美。

懂得欣赏美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惠特曼喜欢做这样的事情。比如他经常去探求那些神秘的事物,注意观察周围的景色,然后通过自己的想象力来分析它们的意义,并从中得到快乐。这可能就是他生活的全部。即使他沦为一个流浪汉,即使人们对他嗤之以鼻,他也依然不会改变自己的初衷。他的生活虽然落拓,但却充满无限的乐趣,这一点是旁人无法理解的。

这样的情景在惠特曼的生活中还有很多,他因懂得欣赏这些具有神秘感的景象而感到无比满足。而这样的景象在无尽的宇宙中还有很多,它们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重复,不仅对惠特曼重复,也会对一代又一代人重复。这些人中有像惠特曼一样懂得欣赏它们并从中得到快乐的人,当然也有对它们不屑一顾,认为欣赏它们是在浪费生命的人。

视惠特曼为人生知己的人都很想知道,在惠特曼的生活中,有哪些原则可以让人一直保持欣喜。其实,这些原则其实十分普通,比如对世界万物保持足够的好奇、无论遭遇怎样的困境都要保持积极乐观、不要吝惜自己的审美、学会观察和赞美。而这些普通原则并非惠特曼一人所有,在大千世界,也会有和惠特曼一样的人,他们坚守着这些原则,重复着这些原则,甚至将这些原则传给自己的后代。

第三章 积累经验:绕过思想陷阱的法宝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个复杂的绳结同时摆在你与另一个人面前,你抓耳挠腮、苦思冥想,却怎么也想不到用更快的方法解开绳结,而另一个人却另辟蹊径,很快用铁针将绳结挑开了。这是因为,大多数人都会对自己的思维能力过于自信,而自以为是也属于一种思维盲点。如何消除生活中的思维盲点呢?其实,这个例子中的另一个人是纺织工人,正是由于在工作中积累了类似的经验,她才能如此快地解开绳结。同样,我们只有在生活中不断尝试新鲜事物,不断积累大量的思想经验,才能及时发现并消除思维盲点。

1.积累有价值的思想经验

也有与惠特曼对世界万物持相反态度的人,而这个代表人物我们也并不陌生,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亚瑟·叔本华。在叔本华看来,惠特曼欣赏和赞美那些美丽的景色,只是因为他的内心十分空虚。叔本华最大的特点就是总以怀疑的眼光看待事物,在他看来,世界万物都值得怀疑,无论是它们的价值还是它们的内在意义都是如此。叔本华认为,世界的最主要元素不是美而是空虚,一切美的事物都是空虚的内心想象出来的。

空虚论是叔本华看待世界所遵循的唯一理论,他总是带着空虚的理论看待生活中的一切。他时常会这样问:“人们在谈论事情时,无非只是通过重复一样的言辞来为自己作辩护,这是多么愚蠢的行为!他们这样做与一只狗的叫声或一只苍蝇的嗡嗡声有什么区别?难道生活的意义就在于此?除此之外,生活还能是什么?”叔本华总是用这样犀利的言辞来表达自己的见解,虽然我们无法断言他说的话是否正确,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言辞常常震慑人心。

在我看来,我们应该抛开事物的表面,去深刻地探究事物内在的秘密和意义。虽然对于叔本华来说,这些言行是愚蠢的,但我们也需要有自己的见解。首先,我们需要分析组成这些愚蠢言行的因素是什么。如果站在客观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就能发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所有的愚蠢言行都可能源自以下一些事情:当我们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时,心中就会感到无比的兴奋,兴奋的心情难以抑制,就会通过言行表达出来;当我们的愿望和要求得到满足时,也会通过言行来表达内心的快乐;当我们获得了富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时,我们会感到这项研究十分有意义,这时也会通过言行来表达这种感觉。简言之,我们的愚蠢言行是由兴奋、快乐以及满足等感情因素共同组成的,这种现象不会因不符合他人的意志而消失,除非人类灭绝,否则它将一直存在下去。由此可见,与其说人们的言行愚蠢,不如说人们的感情自由,人类因为要自由地表达感情,所以才会有那些看起来愚蠢的言行。

惠特曼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最基本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可以从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中判断出来,比如,当惠特曼看到一处优美的景色时,他会因为内心满足而表现得异常欣喜。因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产生情绪的波动,然后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情,让自己始终处于快乐的状态,这就是惠特曼的生活方式。惠特曼能够以这种生活方式立足于复杂的社会十分难能可贵,他的赤子之心可以让他感受到他人无法感受到的美好,也能让他更加敏锐地认识到每一件事物存在的重要性以及生活最本质的意义。

而以上的所有一切都是建立在一定的阅历之上,如果让一个儿童以这样的方式生活,那么我们很难想象他真的可以感受到事物的重要性以及生活的本质意义。于是,我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一个人只有经历过一件事情,他才可能懂得这件事情的意义。对于不了解的事物,我们是没有任何发言权的。

我们要在没有人迹的草原中走出一条通往真理的道路是很难的,除非我们曾经走过这片草原,或者我们可以沿着先人的足迹,一边行走,一边感受,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走向真理。既然没有现成的道路供我们行走,那我们就要勇敢地迈出脚步,顺从自己的心意,以我们认为重要的事情为路标,坚定不移、充满自信地向前行走。也许我们不能像圣人那样走出一条光明大道来,但至少在我们的这条道路上会充满欢声笑语。这样,我们这一生也就没有什么遗憾了。

2.情绪的涨落跟随思维方式而变化

在人生这条道路上,一些秘密会不期而至。当我们看到一个事物并对其产生神秘感时,我们的内心就已经拥有了对秘密的渴望。如果说事物的秘密埋藏在一座古老的坟墓中,那么,当我们通过努力打开这座坟墓时,就会发现坟墓里埋藏的是我们的幸福。

本韦努托·切利尼曾经生活在一个阳光地带,那里不仅有艺术气息,还充满神奇的冒险。在这样的生活中,切利尼感到无比的幸福和快乐。但是生活的不幸却突然降临到他的身上,这让他措手不及,但又无计可施。在一个不幸的日子里,他被扔到圣安吉洛的一个黑暗的地窖里,那里成了他一生中的噩梦。那里潮湿阴暗,充满腐烂的气息,老鼠成群结队,肆意啃噬一切东西。切利尼在那里受到了非人的待遇,他的牙齿被打掉,双腿被打断,身体上受到了无尽的折磨。然而,他没有丧失生存下去的希望。在那段最黑暗的岁月,他的思想慢慢向先贤们靠近。

不过,他每天只有一个小时的时间去阅读先贤们的著作,因为那个地窖每天只有一个小时可以看到阳光。而切利尼就是用这一个小时的宝贵时间,细细品读着那些给予他无尽光明和希望的著作。

7月末的一天,切利尼忽然回想起以前的日子,他不禁对以前的种种感到悔恨。他回忆起罗马举行的庆典活动,于是便开始自言自语:“从前,我的世界是空虚乏味的,我以这种空虚的姿态来庆祝罗马成立的节日。现在,我成了先贤的信奉者,从今年开始,我就能以先贤的名义来庆祝这个节日了。我认为,我现在的生活是幸福的,这种幸福源自我的内心深处,也源自我思想的改变,我经历的所有事情都不能与现在的幸福相比拟。”

从切利尼的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人的情绪有时会像潮起潮落一样波动很大。人的情绪神秘莫测,一般人很难理解,如果说世上有最能理解人类这些情绪的人,那么我认为,这个人只能是伟大的列夫·托尔斯泰。我之所以有这样的见解,是因为托尔斯泰曾多次在他的小说中对这些潮起潮落的情绪进行描述。

例如,小说《战争与和平》就拥有这些潮起潮落的情绪的跳动。《战争与和平》的主人公名为皮特,他曾经是俄国沙皇统治下最富有的人之一。在法国侵略俄国的战争中,皮特成为俘虏。这些侵略者所用的方式极其残忍,他们将皮特的双手用绳索绑住,然后在战马背后拖行了很长时间。可怜的皮特在人生中第一次感受到如此大的痛苦。然而,这只是他悲惨命运的开始。

不久,皮特又遭受了多种形式的苦难:在刺骨的寒风中,他衣着单薄,被冻得瑟瑟发抖;由于长时间没有干净的热水洗澡,他的身体上长满了寄生虫,这些寄生虫无时无刻不在叮咬他,那种蚀骨的疼痛非常人可以忍受;最大的苦难莫过于饥饿带来的痛苦,那种全身心对食物的渴望,曾多次让他昏厥……

但苦难没有将皮特击垮,相反,从这些苦难中,他渐渐发现了生活的真正意义。他被剥夺了生活的许多权利,但是,正是由于这些无情的剥夺,他才品尝到他不曾拥有的情绪。

那里没有一丝温暖,人性像寒霜一样冰冷,但是皮特忍受了无尽的苦难,却也体会到前所未有的快乐。正是因为饥饿,他才学会鉴赏吃饭的乐趣;正是因为口渴,他才学会欣赏喝水的乐趣;正是因为困倦,他才学会体会睡觉的乐趣;正是因为缺少交流,他才学会享受交谈的乐趣……他因为被剥夺了这些权利,所以才能从行使这些权利中获得乐趣。

皮特被释放之后,他感到世界原本是如此的美好。在以后的岁月中,他常常面带微笑,心情激动地回忆起曾经被捕的那段时光。与他人谈论这段时光时,他表现得非常热情,他十分乐意与他人分享他的故事,愿意声情并茂地向他人诉说那无法抹去的感受以及自己对道德的鉴赏。

皮特在苦难中学会了成长,在他被捕的第二天早上,那些他不曾注意的景色突然变得亮丽起来。他看到朦胧的云雾中,树木和高山若隐若现;阵阵微风吹过,他感到微风在温柔地抚摸着自己的脸庞;阳光驱散了云雾,他看到太阳懒洋洋地从山边升起;他沿着无可名状的轨迹移动自己的视野,看到教堂的屋顶和十字架,看到草地上的露水,看到远方的河流。他努力欣赏他所能看到的一切,突然,他发现这是一件十分快乐的事情。

在此期间,皮特对生活保持着足够多的热情。这种对生活的热情让他脱胎换骨,像完全变了一个人。像某种压力变成了动力,每当皮特的生活变得愈加艰难,他对生活的热情就随之变得愈加强烈。

经历了众多的苦难,皮特渐渐明白了很多道理。比如人之所以会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是因为人需要追求幸福,而真正能决定幸福的不是身外之物,而是人本身。一个人如果能对生活的基本条件感到满足,那么幸福就离他不远了。那么,人感到不幸福又取决于什么呢?实际上,人会感到不幸福是由于安逸富足的生活所带来的恶果。当我们习惯了安逸富足的生活,一旦富足的生活条件有所减少,我们就会产生一种不满足的情绪,正是因为这种不满足,我们才会感到不幸福。

傍晚,夕阳在天边慢慢消失,周围一切都安静下来。月亮从天边升起,渐渐升到天空的最高处,温柔的月光洒落下来,树林和田野变得清晰可见。这时,皮特站在窗下,望着窗外的星空陷入了无尽的遐想。他指着夜空中的星星,开始自言自语:“看!那些星星都是我的!因为它们都在我的心中。那一颗星代表我,旁边的星星代表和我一样被囚禁的人,那一片黑暗代表了整个小黑屋。”当他开心地叙述完这一切,便转身回去与他的室友们一同进入了梦乡。

在那个充满压迫的时代,人们对这种事件和经历并不感兴趣,多数人都认为它们无关紧要,甚至不值一提。因为它们只体现在那个被抓住的人身上,只表现于那个被俘虏的灵魂。

3.苦难可以揭示生活的美好

爱默生曾说:“清晨,天空阴云密布,我走在雪天泥泞的广场中独自思考。虽然运气不好,但是我依然感到十分快乐。因为我已经到了恐惧的边缘,所以我的快乐才会如此清晰。”

如果拥有与皮特和爱默生一样敏锐的感知力,那么我们的生命将充满无尽的意义,有了这些意义,我们才能有价值地活下去。但是,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特别是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我们需要扪心自问:我们是否偏离了自然的轨迹?是否过分远离了自然?我们所受过的教育告诉我们,要在普通的生活中寻找那些精良的、稀有的、特殊的、价值更高的东西,也正是由于这种思想的影响,人们才变得急功近利,希望用自己的所有时间去追求这些东西。他们不屑于理会那些普通的东西,从而渐渐远离了最简单的幸福和快乐。然而,幸福和快乐不正符合他们所追求的那些东西的标准吗?

由于我们崇尚的教育,我们的脑袋被塞满了抽象的概念,却对那些富有实际意义的具体概念视而不见。我们学会了冗词赘语的表达,却丧失了最简单的交流能力。为了显示我们受过严格训练的素质以及高人一等的学识,我们变得装腔作势、自命不凡。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可以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当我们沾沾自喜的时候,也许他人已经用最简单、最普通的方法解决了所有问题。我们崇尚高级层次的文化,向往在这种高级文化的氛围中生活,却不懂得真正的幸福和快乐往往与那些最简单的层次相联系。最简单层次的事物是幸福和快乐的源泉,我们一心追求更高层次的文化,却往往堵塞了我们获得幸福和快乐的源泉。

善和乐在人生中其实是最简单、最普遍的事情,但我们却对最简单、最普遍的事情嗤之以鼻。我们对简单事物的态度变得如石头般冰冷,自信却盲目,自己却无法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

如何来弥补呢?实际上,只要降低自身的姿态,让自己回归到最原始的水平,我们就能改变这种情形。生活的压力不宜过重,我们需要暂时将受过高等教育的事实抛在脑后,从对更高价值事物的追求中解放出来。在观察事物时,从事物的表面现象深入事物的内部层次,这样才能发现事物最根本的意义。

苦难可以揭露生活中的美好,因为通过与苦难的对比,即使是普通的生活,人们也能发现它的美好。苦难的形式多种多样,因被囚禁而丧失自由是一种苦难,因船舶失事而丧失亲人是一种苦难,因被迫入伍而遭受危险也是一种苦难。对于那些受教育过度的悲观主义者来说,这些苦难可以让他们认识到生活中美好的一面。

生活在天堂般的环境中会让人变得脆弱不堪,那里的人不知冷暖,经受不住一丁点磨难;生活在黄土地上的人懂得坚强勇敢,他们品尝过生活的苦果,早已领会到人生中的甘甜。但是这两种生活都不是完美的,倾斜的天平只有重回平衡线才能稳固、安定。受到过分教育的人常表现出过分理智,未受过丝毫教育的人常表现出不理智,而过分理智和不理智都是不可取的,人们需要控制它们之间的平衡。人们可以经受苦难的磨炼,从苦难中积累知识和经验,来达到这种平衡。

我希望那些人为的好处可以逐渐淡化,希望那些自然的好处可以得到增长。人们总是认为成人比孩子高级,社会人比野人高级,但是我们是否想过,成人的活力能与孩子相比吗?野人是更接近自然的,是鲜活而富有生气的,社会人在这一方面能与之相比吗?

很多人都喜欢以自己的优势自居,从而标榜自己,他们很少会发现他人的优点并给予称赞。这种盲目性如果一直延续下去,势必会形成思维的盲点,这样在看待事物时,他们就只会注重事物的表面现象,而无法探知事物的内部意义,久而久之,偏执和自我主义会让他们失去幸福和快乐。

如果让那些鲜活的孩子和野人拥有与我们一样的写作能力,那么,当我们看到他们写出的报告时,我们一定会大吃一惊。如果真有这样一个时刻,我们一定会对他们的文字顶礼膜拜,因为他们的言辞直击心扉,让每一个读完它的人都刻骨铭心。那时,我们会发现自己错过了多少美好的事物,我们因进步而变得毫无耐心是多么愚蠢。

以往的我们总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态面对生活,对于生活中那些基本的美好和纯真的价值却视而不见。当美与丑、善与恶、精明与无知形成鲜明的对比,我们才会发现我们以往的生活是如此晦暗。

曾经,一个酋长对一个白人说:“啊!亲爱的朋友,你知道你为什么总是忧心忡忡,如此不快乐吗?因为你从来都不知道放下一切、保持安静、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的那种快乐。这种快乐让人着迷,仅次于你十分困倦时被允许美美地睡上一觉。虽然我们的文明与你们无法比拟,但我们却始终处于这种快乐之中,无论生前还是死后,我们的快乐都远胜于你们。我曾经看到一些人在田间劳作,他们的穿着和你一样,我断定你们是同一类人。那时,他们刚收完一块庄稼,就开始着手犁地。他们夜以继日、不知疲倦地干活,如果白天干不完,他们就在月光下将剩下的地犁完。他们可能在此过程中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价值,但却丧失了所有的快乐。我们难以理解他们的生活,他们也认为我们的生活毫无意义。在我看来,他们是盲目的,因为他们的生活中很少有快乐,而快乐不正是生活的意义吗?”

我们热衷于寻找生活的意义,也常常为此绞尽脑汁、废寝忘食。而实际上,我们不必如此。因为一般来说,生活的意义是无须深入思考就能出现在我们眼前的。如果我们过于执着,我们的思维就可能出现盲点,这时生活的意义反而不容易被发现。

4.回归人类最原始的思维状态

生活中,我们需要保持心态平和,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也要尽量使自己达到一种无须思考的境地。当我们可以静下心来,只用纯粹的直觉去感知这个世界时,我们就能发现,原来生活的意义就在我们身边。

对于以上这种情形,有些人可能并不陌生,特别是W.H.哈德逊先生,作为一个十分擅长写作和热爱生活的人,哈德逊先生曾经对这种情形做了生动的描述。

对哈德逊来说,他无法直接说出自己的思想状态,但是那种思想状态却深深地震撼了他,他认为它是重要的。介于这种令人震撼的重要性,哈德逊想通过描述生动的故事来表达这种思想状态,这种重要性不在于它是否拥有某种意义,而在于人们能否拥有它本身。

生活具有某种神秘的魔力,这种魔力带有很多看似不合理的东西。对于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的人来说,很少有人可以感受到生活的这种魔力,更不可能理解那些看似不合理的东西,他们所能感知到的东西无非是生活的警觉性以及极度的幸福感而已,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对于现代人来说,假日至关重要,它是繁忙生命中最舒适、最璀璨的一部分。作为生活中备受重视的一部分,假日也被覆盖了某种神秘的魔力,让很多人对它心心念念、极度着迷。我们无法清楚地描述这种魔力,只知道它与自由有关,又富含某种不负责任的因素,这种模糊不清的地方也正是令人着迷的地方。

最后,我们要站在一个更高的地方来审视我们所说的一切。我们所提及的思考和所引用的故事表达了怎样的结果?从某种程度上说,角度不同,所顾及的意义不同,我们所诉说的结果就会既有肯定的,又有否定的。

生活具有包容性,它既存在符合我们存在形式的有意义性,也存在有异于我们存在形式的无意义性。而我们所讨论的这个结果是客观的,尊重这个结果的人不会鲁莽地评论那些有异于我们存在形式的无意义性。这个结果要求我们像生活那样包容一切。我们需要站在一个豁达者的角度,欣然满足这个结果的要求,对那些我们无法理解的、无害于我们的他人的方式给予充分的理解、包容、尊重以及迁就。我们无须害怕和反感他人的方式,因为它们很难对我们造成影响,也很难给我们带来危害。他人产生兴趣的方式和表达欢乐的方式最可能影响和危害到的是他们本身。

因此,如果我们能遵从这个结果的要求并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我们就不会对他人的经历评头论足了。作为一个观察者,我们也许可以在自己的位置上获取一部分他人无法企及的洞察,但是真理的全部和美好的全部也只会面向全部的观察者,而每一个观察者只能获取其中的一部分。换言之,真理的全部和美好的全部不会展现给某一个观察者,它们总是分散性地、或多或少地向不同的观察者展示。如果我们可以成为一个细心的观察者,那么即使身在病房或监狱,我们也能从中找到生活独特的意义。

第四章 思维方法:一只“老虎”引起的思辨

人们一般通过两种方法来认识事物:一是直接地认识,或者说直观地认识、凭直觉认识;二是通过概念去认识,或者说透过事物的表象去认识。这两种认识事物的方法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它们所适用的事物不同,也就是说,人们会通过这两种方法来认识不同类别的事物,比如对于白纸、勺子等结构简单、容易理解的事物,人们通常会直观地去认识,而不会将认识的过程复杂化;而对心理学上的“印度的老虎”和经院哲学等结构复杂、理解困难的事物,人们一般会通过概念或象征去认识。

“印度的老虎”的问题是心理学和认识理论等方面的经典问题,我们可以将这个问题延伸到我们现在所研究的“思维盲点”上。通过对思维认识的象征化论证,人们将会对威廉·詹姆斯研究的思维盲点的问题有一个更直观、更清晰的认识。

1.了解事物本质的经典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要从事物中获取价值,就不可避免地要了解事物。而人在了解事物时,通常会用到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适用于不同年龄、性别、肤色、种族的人,具有常见性和普遍性,因此被人们奉为经典。这两种方法分别是:第一,直接了解事物,也就是通过人自身的直觉去了解事物;第二,从概念上了解事物,也就是从事物的表象性上了解事物。

通过直觉直接了解事物是认识事物最基本的方法,即使遇到一个叫不上来名字的事物,人们也有办法对这个事物进行了解。例如,人类第一次看到火时,对火是没有概念的,那么人类是如何了解火并学会利用火的呢?我认为,人类最初认识火的过程是这样的:首先,看到火。站在人类的角度,最初出现的火可能有两个起源,第一是雷电作用于大树而引起的森林火灾,第二是太阳光通过水滴聚焦能量发热而引起的森林火灾。人类第一次见到火,会因为火的炙热而远离它,因此火灾发生后,人类的本能反应是逃跑。当火势渐小,空气中的温度不再像原来那样炙热,一些胆子较大的人会出于好奇而靠近火,然后近距离地观察它。结果发现,火的颜色像极了熟透的野果,从而知道了火的颜色是橘红色。之后,人类嗅到了四周被烧焦的树木所散发出来的焦味,于是知道了火可以烧焦物体这一特性。接着又从焦味中嗅到了动物尸体被烧烤的香味,他们拨开地上的灰烬,发现下面是他们平时最爱吃的野猪,有人从野猪身上扯下一块肉放在嘴里,于是,人类便知道火可以烤熟动物的肉,对人类来说,这种被火烤熟的肉比动物的生肉更加美味。最后,人类便学会了用火来烤熟食物。这就是人类通过直接感觉来了解某一事物的过程。

而如何理解第二种了解事物的方法呢?我们同样可以用火的例子来说明。人类发现火之后,就会总结火的特性,然后将之归结为一个概念。于是,人们就将那种燃烧起来呈现橘红色的、既能发光又能发热的、可以烧熟生肉又可以烧焦树木的东西称为“火”。我们通过概念来了解火的过程可能是这样的: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个人无聊地拿着一根木棍在一棵枯萎的树干上反复地钻,突然,他闻到了一股树木烧焦的味道。开始时,这个人被吓了一跳,他环顾四周,想要确认大自然是否再次对森林降下了大火,结果发现并不是。接着,他又开始钻木棍,而且越钻越快,即使闻到焦味也没有停下手上的动作。突然,树干便燃起了大火。这个人发现眼前的事物与自己概念中的火极其相似,它燃烧起来同样呈现橘红色,既能发光又能发热,可以烧熟生肉又可以烧焦树木,于是他对火有了新的了解——原来钻木也能取火。最后,人们通过概念对火有了新的认识,掌握了取火的重要方法。

这样看来,通过直觉直接了解事物的过程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人类发现火的过程,而通过概念从表象上了解事物的过程则可以理解为人类钻木取火的过程。实际上,这两种了解事物的方法就相当于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通过不同的思维方式来观察和思考事物,才可以由浅到深、由表及里地了解事物。

2.由“印度的老虎”产生的两种思维盲点

人们对不同事物的了解有快有慢,这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事物本身的特性是否简单,是否容易理解;另一个是了解事物的方法是否正确,是否合适。例如,如果一些事物像白纸一样,内容比较简单,没有什么复杂的特性,那么要了解它们就很容易,只需要借助直觉就可以快速达到目的。但是对于一些特性复杂的事物,要想尽快了解它们,我们就需要从概念或表象性着手。

在特定的环境下,有些事物的内在意义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要了解这类事物就必须附带其所属环境一起考虑,这样一来,我们才能迅速对这一事物进行充分深入的了解。以“印度的老虎”为例,如果抛开特定环境的限制,我们很容易了解“印度的老虎”这一事物,人们对它最直接的理解是一种位于印度境内的、体型仅次于狮子的大型猫科动物。但是,如果将“印度的老虎”放在经院哲学体系中来看,我们就不能凭借直觉来了解它了,而要从其概念或表象性入手。

在我看来,大多数人都会有以上观点,因为人们的思想会有着某些相似性和习惯性。假设这一观点在此成立,那么我们就可以以概念性的知识为例,反向确定和证实这一观点的正确性。

可以这样假设:在一个安静的房间里,我们一动不动地坐在椅子上,然后一个人问道:“‘印度的老虎’是什么?”那么,我们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可能是一只老虎的画面,然后是关于印度的场景,将这两种画面相结合,我们就能看到一只老虎躺在印度土地上的场景,然后我们就将这只老虎称作“印度的老虎”。这是我们的一种想象,或者说是我们思维的一种可能。

我们对“老虎”的概念并不陌生,对于未接受过教育的人来说,他们可能听到过他人关于老虎的谈论、看到过老虎的图片,或者从广播中听到过他人对老虎的描述,他们从这些经验中认识老虎,对老虎形成一个初步的概念。

而对于接受过教育的人来说,他们除了通过以上经验对老虎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还可能在生物上认真研究过老虎,在室外课上由老师带着去亲眼观看过老虎,或者在报纸上看到过有关老虎的新闻报道。也就是说,这类人可以通过学习关于老虎的知识来了解什么是老虎。

无论是通过积累经验还是学习知识,人们都能对老虎形成一个初步的概念。当然,我们不能断言他们知道多少,但至少,老虎的一些特征他们是清楚的,因此在提到老虎时,他们一般都可以在脑海中形成一幅老虎的基本画面。总体来说,我们对老虎是有所认识的,按照沙德沃斯·沃斯的说法,老虎对我们来说是已知的。这种说法虽然比较生硬,但不可否认,它是具有重要价值的。

但是,人们对印度又有多少理解呢?有些人只知道印度是一个国家,但不知道印度的具体环境,脑海中对印度也没有一个具体的印象;或者有些人根本不知道印度是个国家,所以对于印度的东西更无从了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人向他们提问“印度的老虎是什么”,那么他们很可能只给出关于“老虎”的答案,而对“印度”这一概念却没有任何描述,因为他们不知道“印度”为何物,自然不会将语言浪费在自己不知道的东西上,对于他们来说,“印度的老虎”就相当于“老虎”,与其他国家的老虎都是相同的。这种下意识地按照自己的心意,将“印度的老虎”当成“老虎”来解释的行为,正显示了这些人无意识状态下的思维盲点。

另外,也有一些人不同于上述所说。这些人虚荣心很强,被问及同样的问题时,他们为了展示自己学识渊博,虽然意识到既要解释“老虎”,也要解释“印度的”,但却故意选择了模棱两可的态度,只向别人解释“老虎”,而刻意忽略了“印度的”这个概念。这些人显示了一种有意识状态下的思维盲点,换言之,他们知道思维盲点的存在,却没有指出自己所不知道的。

同样是思维盲点,但因为人的意识状态不同,所以其本质也是不同的。如何理解无意识状态下的思维盲点和有意识状态下的思维盲点呢?举例来说,一个人无意犯了思想上的错误,将猫当作了老虎,并将“老虎”关在了笼子里,那么他就很容易得到宽恕。但是如果这个人明知道猫和老虎的体型相差很大,却还将猫当作老虎关进笼子,那么对于这种故意犯错的行为,人们就很难给予宽恕。

从某种意义上说,有意识状态下的思维盲点比无意识状态下的思维盲点更严重。无意识状态下的思维盲点只是一个盲点,而有意识状态下的思维盲点却是由两个盲点复合而成的盲点。例如,教师教授给学生一个知识点,第二天学生却无法说出这个知识点,那么思维盲点是对这一知识点的盲目,也就是他不知道这个知识点。这便是一种无意识状态的思维盲点。但若是学生第二天在不知道这个知识点的情况下,故意含糊其词来欺骗老师,那他的思维盲点就变成了有意识状态。

生活中,避免思维产生盲点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但如果无法避免思维产生盲点,我们也应该将思维盲点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比如无意识状态下的思维盲点是我们需要避免的,但是相对于更糟糕的情况,我们可以接受它,而盲目性更大的有意识状态下的思维盲点是需要坚决避免的,因为它是我们无法接受的。

3.面对面直接了解事物的优越性

关于“印度的老虎”的话题,我们还可以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大多数人在回答“印度的老虎是什么”这一问题时还会存在这样的思考:我们可以解释“老虎”的概念,因为我们了解老虎,而了解老虎是一种思维形式的存在,而不是真的有一只老虎躺在了我们的脑海里;或者说,从形体上说,老虎是不存在的,但从思想方面来说,老虎却又是存在的。而老虎之所以能够在思想上存在,是因为我们的思维中存有关于老虎的经验和知识。于是,我们就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脑海中关于老虎的经验和知识是对老虎的思考。

现在,我们仿佛陷入了一个巨大的谜团,一个明明不存在的事物却可以通过我们的思维反映出它的存在,这是多么奇妙的一件事!对于这一点,我们毋庸置疑,因为这是我们身为人类的特殊性所决定的。相比于动物,人类可以从不存在中反映出存在,这就是人类的优越性。

存在与不存在是一个学究化的问题,要讨论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经院哲学。根据经院哲学的一般常识,老虎存在与否的问题可以解释如下:首先,我们要明确老虎在印度的某些地区是存在的;但根据现实情况,在讨论“印度的老虎是什么”这一问题的环境中,老虎是不存在的;可老虎又是存在的,它存在于我们的思想之中;这种存在是一种概念的存在、意识上的存在,是基于对老虎的经验和知识的存在,而不是真实的老虎在思想中的存在。我们称这种存在为“意向性的存在”,这种意向性的存在在这里被解释为老虎在我们思想中的一种特殊存在。

有人问我们关于老虎的问题时,那个环境中并没有老虎的存在,我们也看不到老虎,但我们却说自己了解老虎,并可以清楚地解释何为“老虎”。这种思维认识意味着,在此时此地,我们的“精神”指向了老虎。

如果以上的种种条件不变,情况也不变,那么现在我们需要解释“指向”是什么意思,同时还要解释,在此时此地,“指向”指的到底是什么。

这两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问题,只要我们对后一个问题做出清楚的回答,人们就能明白其中所蕴含的道理。但是,我的回答也许会超出人们的想象,因为这个回答超出了我们的常识,也超出了经院哲学以及我所看过的所有认识论的先入为主的观点和意见。

接下来,我想用自己的方式对这个问题进行回答。我们对世界万物存有概念,是因为我们的精神在做与这些事物有关的联想和运动,这种精神的联想和运动不随时间、地点、事物本身的变化而转移。在回答“印度的老虎是什么”时,在解释“老虎”的概念时,我们的思想指向了老虎,而这种指向就是我先前所说的“精神联想和运动”的结果。这种精神联想和运动的结果紧跟对老虎这一事物的意识,它是一种意识的动态表达。如果没有其他概念的干扰,主体也没有主动或被动停止思考,那么这种意识的动态表达一旦得到贯彻,精神联想和运动就不会停止。应用到老虎的问题上,人们就可以通过这种动态的表达,形成关于老虎的观念或者真实背景,从某种意义上说,老虎就可以直接存在于人的思想之中。

而在解释“印度的老虎”的问题时,我们不会接受将美洲虎当作老虎的说法。但是如果有人可以描述出生活在印度的真实老虎的姿态,那么这将是我们愿意接受的。我们可以说出与老虎相关的其他正确命题,但它们不是印度老虎的命题,简言之,正是由于思维出现了盲点,一些人才答非所问。我们精神指向的“它们”,一方面可能是指我们提出与真老虎命题相矛盾的命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指我们凭直觉了解老虎的行为。

例如,一个人认为老虎是危险的动物,为了减少危险,他决定以猎杀老虎为目标,踏上去往印度的旅程。几经波折,他从印度回到家乡,并带回来许多被猎杀的老虎的皮。老虎和老虎的皮是两种事物,在诉说这个问题时,我们只是指出了现象事实,却没有实现精神意向的自我超越。

老虎的皮是一种现象事实,老虎也是一种现象事实,我们以老虎的皮来代替老虎是一种思维上的习惯,或者说是一种思想经验。但是,客观地说,虽然老虎和老虎的皮存在直接联系,但我们不能将与事物有直接联系的事物当成事物本身。

按照休谟的表达方式,我们可以这样描述:用老虎皮代替老虎的做法是游离的,与回答老虎的问题是不相关的。“指向”的作用是外在的,也是偶然的,这与大自然产生的作用没有区别。

除了用经院哲学的方式来解释印度的老虎的问题,我们还可以用日常生活中便于人们理解的方法来解释。

假如一个人在一块地里种了一棵萝卜,而另一块地里有一个更适合这棵萝卜的坑。但是,这并不代表这棵萝卜会被种在这个坑里,如果这个人和其他人都未对这棵萝卜采取任何行动,那么新坑“适合”萝卜的这种关系只能代表可能发生的事实,它只是一种思想的联想和运动过程,是一种思维的预期性结果。

我希望人们可以从这些内容上有所体会,希望我们思维上的疑难得到解决,更希望人们同意我的观点。我的观点是:对事物的表象性认识中不存在内在的神秘,所存在的只有两种事物:一种是提供精神媒介的外在链条,另一种是连接思想与事物的物质。

人类了解事物都是建立在一定的背景之上的,换言之,人们在了解事物时常常都需要一种媒介,这种媒介是通向这个事物的捷径,它就是世界所提供的事物本身的背景。

在这里,我要感谢我的朋友米勒。他曾经在纽约会议上对我的观点进行了指导性的阐述,正因为如此,我才对我的观点更有信心。

为了进一步阐明我的观点,接下来,我需要对直接了解事物或者凭直觉了解事物的过程进行相关阐述。以白纸为例,一张白纸放在桌子上,我们需要直接或者凭直觉对这张白纸进行了解。事实情况是,我们可以近距离观察这张白纸,它不像“印度的老虎”那样,离我们那么远。这时,从性质上说,思想材料和物质材料是没有差别的。物质材料是一张白纸,思想材料也是这张白纸,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感官直接感受这张白纸的存在,而不需要思考和联想关于这张白纸的知识和经验。换言之,我们不需要通过联想媒介的背景就可以直接对这张白纸进行了解。而了解白纸时,我们的思想和物质之间没有任何隔阂和阻碍,白纸就在我们面前,我们不需要假想它的存在,如此就能避免我们想象的那种“不存在的存在”,我们的思想也不会存在所谓的“指向”。我们可以看到、摸到白纸,我们的思想也可以包含白纸。

总而言之,我们不能像理解“印度的老虎”那样去理解白纸。这就是一种通过直觉了解事物的状态,这种状态散布在我们的经验中,散布在大大小小的事物中,使我们在认识事物的道路上有了某种新的捷径,使我们相信并且能够做到面对面地观察和了解事物。我们了解事物的信念往往建立在事物的某些数据之上。例如,纸的颜色是白色,纸的形状是正方形,纸的触感很光滑。这些数据反映了事物的基本性质,而事物的基本性质属于我们要了解事物的基本方面,它也可以作为进一步了解这个事物之前的暂时的假设。而如果能面对面地看到并了解事物,那么无论是通过数据了解事物的基本方面,还是在了解事物之前先做暂时的假设,其实都无关紧要。我们想要了解的事物就在眼前,我们又何必在意那些可能出现错误的数据和假设呢?

4.更全面地了解事物的方法——联系经验认识事物

如果上一节最后一个问题是成立的,那么有些人可能会问,如果我们要解释“老虎”的概念,难道还要亲自前往虎穴去观察并了解老虎吗?

要解释这个问题,还需要做进一步的讨论。假设我们对白纸的经验和白纸的基本数据进入了他人的经验之中,那么白纸不仅会被我们了解,同样也会被他人了解。有时候,我们对事物或许有些了解,但是由于一些因素的干扰,我们不能表达出自己对它的了解,也就是说,被了解的事物在我们的经验中会变得不可见。但是这种不可见性不是永久的,也不是绝对的,未来某一天,也许我们在解释其他经验时就能将其表达出来,使其变成可见的。

上述情况与“印度的老虎”的问题是一样的。我们所了解的“印度的老虎”只是一种不存在的经验,而我们之所以了解“印度的老虎”,是因为我们从世界所提供的媒介背景中获得了关于它的知识和经验。我们可以通过学习知识和经验了解“印度的老虎”,他人当然也可以,只是他们所了解的“印度的老虎”有可能与我们不一样。这就形成了一种认识上的差异。如果我们将对白纸的思想与对白纸的经验和知识分割开,那么白纸就可以被看成一个独立的宇宙,我们看到白纸所产生的就是一个独立的宇宙的思维观点,这两个概念是对一个不可分割的事实的描述。这个不可分割的事实还有一些我们比较熟悉的名称,比如“数据”“经验”“现象”等。我们的思想包含白纸,白纸存在于我们的思想之中,“白纸”和“白纸的思想”是人们对同一经验的两个不同称呼。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可能用一种方法解决所有问题;人们沿着崎岖的小路前往目的地时,总会不断改变自己的方向;人们在看待历史问题时,总会从多个角度来探究它的意义……这些其实都是经验的作用。这是一种大范围的经验,而对白纸的经验只是构成这个大范围经验的极小的一部分,因此,人们对白纸的经验也需要按照大范围经验的习惯,沿着不同的方向追溯与之相联系的事物。

人类有两大联想系统:一种是经验者的精神历史系统;另一种是世界的被经验事实系统。我们对事物的“经验”可以指两者中的任何一个。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人类逐渐对世界万物产生了经验,而无论对哪一种事物的经验,它都是构成这两大联想系统的一部分。我们可以将对每一种事物的经验看作这两大联想系统的交点之一,如图4-4-1所示。

图4-4-1

如图4-4-1所示,用每一条竖线表示一个人的精神历史,用“〇”表示对同一事物的经验,图中,所有竖线代表不同人的精神历史,而所有“〇”代表对同一事物的经验。“〇”和竖线是一对多的关系,也就是说,不同人的精神历史中可以同时拥有同一事物的经验。这一点很好理解,比如每一个人都有对火的经验,于是“〇”在这里就表示人对火的经验。

我们从图中可以观察到这样的规律:对每一种事物的经验不是被一个人的精神历史独享,而是被所有人的精神历史共享,如此,人对每一件事物的经验就成了一个公共的事物。而图中的横线代表什么呢?实际上,它代表了精神外部的历史,简称“外部历史”。人们可以在它与竖线的多个交点上,通过其表象性或凭直觉来了解它,因此,外部历史的线本不应该是直线,而应该是弧线、曲线,甚至是环状线。而为了更直观地展示它们的关系,我将这些线简化成了直线,但是无论如何改变,我们都改变不了这条横线包含各组线的同样材料的事实。

我们知道,了解同样的事物可以利用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了解或凭直觉了解;另一种是通过概念或表象性来了解。第一种方法适用于将精神内容和事物相统一的情况,但第二种方法不适合,所以二者的定义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但是,无论是直接了解、凭直觉了解,还是通过概念或表象性来了解,其过程都不会涉及“不存在中的存在”的神秘概念以及“自我超越”的概念。这一点是哲学家和普通人知识观念的基本区别。

5.内省法:思维的自我检查

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即当时认为从某种角度认识事物是正确的,但是事后回想时才发现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其实,发现这种错误源于人的反思,心理学上称这种反思的方法为“内省”法。

我们很好理解“内省”的定义,就是在内心重新反思某件事情,从而达到发现错误和改正错误的目的。内省法可以降低认识的错误率,消除人类的思维盲点,我们也可以利用这种方法来研究“印度的老虎”的问题。比如我们第一次解读“印度的老虎”时,只是将“印度的老虎”当成了老虎来考虑,忽略了“印度的”;而第二次思考这个问题时就发现了问题,原来我们的想法不全面,我们的思维存在盲点,因此我们的答案与心理学家的答案存有差异。通过反思,我们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努力去改正,这就是内省法的效用。

内省法是人们在生活中普遍能用到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认知方法之一。利用内省法来认识事物,意味着人们不仅要将关注点集中在所要认识的事物上,还意味着观察者要将注意力集中在自身心灵方面,要确定自己的心灵是否出现了问题,比如是否对事物存有偏见、看待事物是否不客观等。同时,内省还意味着我们要在内心对自己陈述心灵的洞察和发现。

大多数人都认为人们是在心灵中发现了意识的状态,对此,就连喜欢质疑的批评家都不曾怀疑。也许以往的事实都在哲学的怀疑中变得不如我们想象中那样坚定,但是我们始终不能忽视这样的事实——我们可以借助内省式的思考来纠正我们的错误认识。

没有人可以否认他们在认识事物时会进行反思活动,内省式的反思是一种神奇的心理状态,它是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或激情,几乎每一个有意识地与我们打交道的人都可能产生这种内在的心理活动和激情。

人们或许可以利用一些概念性的术语来命名所有的意识状态,并且在利用这种方法命名的时候,由于受术语的限制,在表达事物的特殊性质和认知功能时会与传统的命名有所区别。然而,人们对术语也可能存在较大的争议,比如有些人就认为“意识状态”“心理状态”以及“意识改变”等术语深究起来并不恰当。这些词语与“主观状况”一样,都是缺少动词的术语,在表达自身性质和功能方面稍有欠缺。

但是,有些动词其实有动词的性质,但只属于积极的中性词,并不能清晰地揭露事物的性质和功能,比如“感觉”。但如果将这类词相互融合,就可能衍生出我们需要的术语词汇,比如“感觉到”“感觉到的情况”等。这些词在学术领域应用灵活且方便,它们除了具有一般意义之外,还具有特殊意识:一方面可以代表“痛苦”和“愉快”等表达人情感的感觉;另一方面可以代表感官上的感觉。然而,这并不是我想要的那个术语,我理想中的术语既可以代表思维,又可以代表感觉,还不存在任何感情色彩。柏拉图主义的思想家认为,“感觉”除了上述意义之外,还有一些消极的意义。使用带有情感色彩的词语是哲学领域的人相互理解的最大障碍,因此,“感觉”这类词汇最好还是用表意公正的词代替。

内省观察存在不确切性,就像那些不确切术语的表达一样,这种不确切性曾经备受争议。唯心主义的观点是,人们积累的知识是不能直接达到的,因为心理活动的对象属于形而上学的实体。人们通过视觉和听觉去感觉事物,并不能从中直接获得关于这件事物的知识,因为通过外在感知只能获得事物的数据或经验,只有对数据和经验进行思维加工整理,才能形成相对系统的知识。同样,人们的内在感知也不能直接领悟心理状态。

作者:综合
------分隔线----------------------------
头条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排行榜